0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发布
  • 发文章

  • 发资料

  • 发帖

  • 提问

  • 发视频

创作活动
SI522A

SI522A

  • 厂商:

    CSM(南京中科微)

  • 封装:

    QFN32_5X5MM_EP

  • 描述:

  • 数据手册
  • 价格&库存
SI522A 数据手册
Si522A Si522A 13.56MHz 非接触式读写器芯片 1. 介绍 Si522A 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工作在 13.56MHz 的非接触式读写器芯片,阅读 器支持 ISO/IEC 14443 A,支持自动载波侦测功能(ACD)。 无需外围其他电路,Si522A 的内部发送器可驱动读写器天线与 ISO/IEC 14443 A 卡和应答机通信。接收机模块提供一个强大而高效的电路,用以解调译 码 ISO/IEC 14443 A 兼容卡及应答机信号。数字模块处理完整的 ISO/IEC 14443 A 帧和错误检测功能(奇偶和 CRC)。 ACD 模式下,芯片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状态,由 3K RC 定时唤醒,以极低 功耗侦测 13.56MHz 的射频场和射频卡,检测到射频场或射频卡自动产生中断唤 醒 MCU。侦测射频场和射频卡的功能可以单独使能。在典型的 500ms 轮询周期 下,电流约为 3.4uA。整个 ACD 过程不需要 MCU 干预。 芯片实现了多种主机接口: ·SPI 接口 ·串行 UART(类似 RS232,电平取决于提供的管脚电压) ·I2C 接口 Rev4.6 2023/11/13 1 / 83 Si522A 目录 1. 介绍......................................................................................................................... 1 目录................................................................................................................................ 2 2. 产品特性................................................................................................................. 6 3. 主要参数指标......................................................................................................... 7 4. 芯片框图................................................................................................................. 8 5. 管脚定义............................................................................................................... 10 6. 功能描述............................................................................................................... 12 6.1 ISO 14443A 读卡器功能 .............................................................................. 12 6.2 Auto Low Power Polling Loop ...................................................................... 13 6.2.1 RF 参考值自动获取方法................................................................... 15 6.2.2 检波电路............................................................................................ 15 6.2.3 晶振监测............................................................................................ 15 6.2.4 3K RC ................................................................................................. 15 6.2.5 ARI ...................................................................................................... 16 7. 寄存器映射........................................................................................................... 17 7.1 寄存器集概述................................................................................................ 17 7.2 PAGE0:命令和状态 ................................................................................... 19 7.2.1 PageReg .............................................................................................. 19 7.2.2 CommandReg ..................................................................................... 20 7.2.3 CommIEnReg ..................................................................................... 20 7.2.4 DivIEnReg .......................................................................................... 21 7.2.5 CommIRqReg ..................................................................................... 22 7.2.6 DivIRqReg .......................................................................................... 22 7.2.7 ErrorReg.............................................................................................. 23 7.2.8 Status1Reg .......................................................................................... 24 7.2.9 Status2Reg .......................................................................................... 24 7.2.10 FIFODataReg .................................................................................... 25 7.2.11 FIFOLevelReg .................................................................................. 25 7.2.12 WaterLevelReg.................................................................................. 26 7.2.13 ControlReg ........................................................................................ 26 7.2.14 BitFramingReg .................................................................................. 26 7.2.15 CollReg ............................................................................................. 27 7.2.16 PollReg.............................................................................................. 28 7.3 PAGE1:通信 ............................................................................................... 31 7.3.1 PageReg .............................................................................................. 31 7.3.2 ModeReg ............................................................................................. 32 7.3.3 TxModeReg ........................................................................................ 32 7.3.4 RxModeReg ........................................................................................ 33 7.3.5 TxControlReg ..................................................................................... 34 7.3.6 TxAutoReg .......................................................................................... 35 7.3.7 TxSelReg............................................................................................. 35 7.3.8 RxSelReg ............................................................................................ 36 Rev4.6 2023/11/13 2 / 83 Si522A 7.3.9 RxThresholdReg ................................................................................. 36 7.3.10 DemodReg ........................................................................................ 37 7.3.11 RFU ................................................................................................... 37 7.3.12 RFU ................................................................................................... 38 7.3.13 MifNFCReg ...................................................................................... 38 7.3.14 ManualRCVReg ................................................................................ 38 7.3.15 RFU ................................................................................................... 39 7.3.16 SerialSpeedReg ................................................................................. 39 7.4 PAGE2:配置 ............................................................................................... 39 7.4.1 PageReg .............................................................................................. 39 7.4.2/3 CRCResultReg ................................................................................. 40 7.4.4 GsNOffReg ......................................................................................... 40 7.4.5 ModWidthReg ..................................................................................... 41 7.4.6 RFU ..................................................................................................... 41 7.4.7 RFCfgReg ........................................................................................... 42 7.4.8 GsNOnReg .......................................................................................... 42 7.4.9 CWGsPReg ......................................................................................... 43 7.4.10 ModGsPReg ...................................................................................... 43 7.4.11/12 TModeReg,TPrescalerReg ........................................................ 43 7.4.13/14 TReloadReg ................................................................................. 45 7.4.15/16 TCounterValReg .......................................................................... 45 7.5 PAGE3:测试 ............................................................................................... 47 7.5.1 PageReg .............................................................................................. 47 7.5.2 TestSel1Reg ........................................................................................ 47 7.5.3 TestSel2Reg ........................................................................................ 47 7.5.4 TestPinEnReg ...................................................................................... 48 7.5.5 TestPinValueReg ................................................................................. 48 7.5.6 TestBusReg ......................................................................................... 49 7.5.7 AutoTestReg ........................................................................................ 49 7.5.8 VersionReg .......................................................................................... 50 7.5.9 AnalogTestReg .................................................................................... 50 7.5.10 TestDAC1Reg ................................................................................... 51 7.5.11 TestDAC2Reg ................................................................................... 51 7.5.12 TestADCReg ..................................................................................... 52 7.5.13 RFTReg ............................................................................................. 52 7.5.14 RFU ................................................................................................... 52 8.数字接口................................................................................................................... 53 8.1 微控制器接口自动检测................................................................................ 53 8.2 SPI .................................................................................................................. 53 8.2.1 SPI 读数据 .......................................................................................... 54 8.2.2 SPI 写数据 .......................................................................................... 54 8.2.3 SPI 地址字节 ...................................................................................... 54 8.3 UART ............................................................................................................. 55 8.3.1 与主机的连接..................................................................................... 55 Rev4.6 2023/11/13 3 / 83 Si522A 8.3.2 可选的传输速率................................................................................ 55 8.3.3 UART 帧格式 ..................................................................................... 56 2 8.4 I C .................................................................................................................. 58 8.4.1 数据有效性......................................................................................... 58 8.4.2 起始和停止条件................................................................................ 59 8.4.3 字节格式............................................................................................ 59 8.4.4 应答.................................................................................................... 59 8.4.5 7 位寻址.............................................................................................. 60 8.4.6 寄存器写访问.................................................................................... 61 8.4.7 寄存器读访问..................................................................................... 61 8.4.8 高速模式............................................................................................ 62 8.4.9 高速传输............................................................................................ 62 8.4.10 高速模式下的串行数据传输格式.................................................. 63 8.4.11 F/S 模式与 HS 模式间的转换 ......................................................... 64 8.4.12 F/S 模式下的 Si522A ....................................................................... 64 9.模拟接口与非接触式 UART ................................................................................... 65 9.1 概述............................................................................................................... 65 9.2 TX 驱动 ......................................................................................................... 65 9.3 串行数据转换器........................................................................................... 67 9.4 CRC 协处理器............................................................................................... 67 10.FIFO ........................................................................................................................ 68 10.1 FIFO 存取 .................................................................................................... 68 10.2 FIFO 控制 .................................................................................................... 68 10.3 FIFO 状态信息 ............................................................................................ 69 11 中断请求系统 ........................................................................................................ 70 11.1 中断源概览 .................................................................................................. 70 12. 定时器................................................................................................................... 72 13. 低功耗模式........................................................................................................... 73 13.1 硬掉电.......................................................................................................... 73 13.2 软掉电.......................................................................................................... 73 13.3 发射机掉电.................................................................................................. 73 14. 振荡器电路........................................................................................................... 74 15 复位及振荡器启动时间......................................................................................... 75 15.1 复位时间要求.............................................................................................. 75 15.2 振荡器启动时间.......................................................................................... 75 16. 命令集................................................................................................................... 76 16.1 概述............................................................................................................. 76 16.2 命令概览..................................................................................................... 76 16.3 命令说明..................................................................................................... 77 16.3.1 Idle .................................................................................................... 77 16.3.2 Generate RandomID ......................................................................... 77 16.3.3 CalcCRC ........................................................................................... 77 16.3.4 Transmit ............................................................................................ 77 16.3.5 MStart ............................................................................................... 77 Rev4.6 2023/11/13 4 / 83 Si522A 16.3.6 ADC_EXCUTE................................................................................. 78 16.3.7 NoCmdChange .................................................................................. 78 16.3.8 Receive .............................................................................................. 78 16.3.9 Transceive ......................................................................................... 78 16.3.10 SoftReset ......................................................................................... 78 17. 典型应用原理图................................................................................................... 79 18.极限参数................................................................................................................. 80 19. 封装信息............................................................................................................... 81 20. 版本信息............................................................................................................... 82 21. 订单信息............................................................................................................... 83 Rev4.6 2023/11/13 5 / 83 Si522A 2. 产品特性 •高度集成的模拟电路用于解调和解码 •带缓冲的输出驱动器,使用最少的外围元件与天线连接 •读写器模式的操作距离取决于天线的尺寸和圈数, 典型操作距离为 50mm, •支持 ISO/IEC 14443 A 更高速率通信,最高达 848kBd ·支持的主机接口: SPI 接口,速率高达 10Mbits/s I2C 接口,快速模式速率达 400kBd,高速模式速率达 3400kBd 串行 UART,速率达 1228.8kBd ·64 字节 FIFO ·灵活的中断模式 ·低功耗硬复位功能 ·支持软掉电模式 ·集成可编程定时器 ·27.12MHz 内部振荡器 ·电源电压 2.5V-3.6V ·集成 CRC 协处理器 ·可编程 I/O 管脚 ·支持 ACD 模式 - ACD 模式支持自动检测 13.56MHz 的射频场和射频卡 - ACD 过程不需要 MCU 干预 - OSC 起振失败监测功能 Rev4.6 2023/11/13 6 / 83 Si522A 3. 主要参数指标 主要是各种模式下的电压、电流、温度。 表 3-1 参数 符号 主要参数指标 条件 备注 最 小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2.3 3.3 4 V 2.3 3.3 4 V 2.3 3.3 4 V 2.3 3.3 4 V 值 模拟供电电压 AVDD AVDD=DVDD=TVDD; (1) TVDD 供电电压 VDD(TVDD) VSSA=VSSD=VSS(PVSS)=VSS(TVSS)=0V PVDD 供电电压 VDD(PVDD) SVDD 供电电压 VDD(SVDD) VSSA=VSSD=VSS(PVSS)=VSS(TVSS)=0V 掉电电流 Ipd VDDA=VDD(SVDD)=VDD(TVDD)=VDD(PVDD)=3.3V (1) 硬掉电;NRSTPD 管脚置低 (2) - 1.1 1.5 uA 软掉电;射频信号检测器开启 (2) - 1.1 1.5 uA 自动寻卡平均电流 IACD1 500ms 自动寻卡时间间隔 - 3.4 4 uA 自动寻场平均电流 IACD2 500ms 自动寻场时间间隔 - 2.8 3.5 uA PVDD 供电电流 IPVDD PVDD 引脚;PVDD=3.3V - 0.9 1.5 mA 模拟供电电流 IDDA AVDD 引脚;VDDA=3.3V,CommandReg 寄 - 3 4 mA - 0.9 1 mA - 20 30 mA 存器的 RcvOff 位=0 AVDD 引脚;接收机关闭;VDDA=3.3V, CommandReg 寄存器的 RcvOff 位=1 IDD(TVDD) 发射机电流 (3) 持续发射载波 存储温度 QFN32 -55 - +125 ℃ 工作温度 QFN32 -40 - +85 ℃ 注:(1) AVDD,和 VDD(TVDD)必须始终保持电压相同,VDD(PVDD)必须等于或小于 VDDD; (2) Ipd 是所有供电电源的总电流; (3)典型电路操作期间,总电流小于 30mA。 注:如果外加条件超过“极限额定参数”的额定值,将会对芯片造成永久性的破坏。 Rev4.6 2023/11/13 7 / 83 Si522A 4. 芯片框图 芯片的模拟接口可以完成模拟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非接触式 UART 用于处理与主机通信时的协议要求,FIFO 用于实现非接触 式 UART 和主机之间快速便捷的数据传输。 多种主机接口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寄存器区 天线 模拟接口 非接触式 UART FIFO缓冲区 图 4.1 Rev4.6 2023/11/13 Si522A 简化框图 8 / 83 数字接 口 主机 Si522A D6/ADR_0/ D4/ADR_2 MOSI/MX D5/ADR_1/ D7/SCL/ D3/ADR_3 SCK/DTRQ MISO/TX D2/ADR_4 SDA/NSS/RX I2C D1/ADR_5 EA PVDD PVSS 24 32 1 25 26 27 28 29 30 31 2 5 SPI,UART,I2C总线接口控制电路 电压监测 上电监测 FIFO控制电路 3 DVDD 4 DVSS 15 AVDD 18 AVSS 状态机 命令寄存器 64字节FIFO 复位控制电路 掉电控制电路 6 NRSTPD 可编程定时器 控制寄存器组 23 中断控制电路 MIFARE CLASSIC UNIT CRC16生成和校验电路 随机数生成器 并行/串行转换器 IRQ 位计数器 PARITY生成和校验电路 帧生成和校验电路 位解码 位编码 串行数据转换器 放大倍数 时钟生成, 滤波, 分频电路 ADC 参考电压 模拟测试 多路选择器 ,DAC 16 19 20 VMID AUX1 AUX2 I通道 放大器 I通道 解调器 Q通道 放大器 Q通道 解调器 正交时钟 生成 17 10,14 TVSS 图 4.2 Si522A 功能框图 Rev4.6 2023/11/13 温度传感器 9 / 83 11 TX1 MFIN 8 MFOUT 9 SVDD 21 OSCIN 22 OSCOUT 振荡器 发射机控制电路 RX 7 13 TX2 12 TVDD Si522A 5. 管脚定义 Si522A 管脚封装示意图如下: 图 5.1 Si522A 管脚示意图 表 5-1 管脚描述 管脚标号 符号 类型[1] 描述 1 SDI I I2C 总线输入[2] 2 PVDD P 管脚电源 3 DVDD P 数字电源 4 DVSS P 数字地 5 PVSS P 管脚电源地 6 NRSTPD I 复位和掉电输入: ·掉电:处于低电平时进入掉电状态;内部电流驱动关闭,振荡 器关闭,输入引脚冻结,不与外部连接 ·复位:上升沿触发复位 7 MFIN I 测试输入 8 MFOUT O 测试输出 9 SVDD P MFIN/MFOUT 供电 10 TVSS P 发射机地:TX1,TX2 输出级的地 11 TX1 O 发射机 1:发射调制的 13.56MHz 能量载波 Rev4.6 2023/11/13 10 / 83 Si522A 12 TVDD P 发射机电源:TX1,TX2 输出级的电源 13 TX2 O 发射机 2:发射调制的 13.56MHz 能量载波 14 TVSS P 发射机地:TX1,TX2 输出级的地 15 AVDD P 模拟电源 16 VMID P 内部参考电压:该管脚提供内部参考电压 17 RX I 接收机输入 18 AVSS P 模拟地 19 AUX1 O 辅助输出:用于测试 20 AUX2 O 21 OSCIN I 晶振输入: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同时也是外部时钟的输入 (fosc=27.12MHz) 22 OSCOUT O 晶振输出: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 23 IRQ O 中断请求:指示中断事件 24 SDA I/O I2C 总线串行数据输入输出[2] NSS I SPI 信号输入[2] RX I UART 地址输入[2] D1 I/O 测试端口[2] ADR_5 I/O I2C 总线地址 5 输入[2] D2 I/O 测试端口 ADR_4 I I2C 总线地址 4 输入[2] D3 I/O 测试端口 ADR_3 I I2C 总线地址 3 输入[2] D4 I/O 测试端口 ADR_2 I I2C 总线地址 2 输入[2] D5 I/O 测试端口 ADR_1 I I2C 总线地址 1 输入[2] SCK I SPI 串行时钟输入[2] DTRQ O UART 向微控制器发数请求[2] D6 I/O 测试端口 ADR_0 I I2C 总线地址 0 输入[2] MOSI I/O SPI 主机输出从机输入[2] MX O UART 向微控制器的输出[2] D7 I/O 测试端口 SCL I/O I2C 总线时钟输入/输出[2] MISO I/O SPI 主机输入从机输出[2] TX O UART 向微控制器的数据输出[2] EA I 外部地址输入:用于编码 I2C 地址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注:[1]管脚类型:I=输入(Input),O=输出(Output),P=电源(Power); [2]这些管脚的功能在第 9 节数字接口中另有说明。 Rev4.6 2023/11/13 11 / 83 Si522A 6. 功能描述 Si522A 的传输模块支持具有多种传输速率和调制方法的 ISO/IEC 14443A。 注意:本章所列出的调制系数和模式都是系统参数,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最优 性能,需要适配的芯片设置和天线调谐。 非接触式卡片 读卡器 图 6.1 Si522A 读卡模式 6.1 ISO 14443A 读卡器功能 物理层通信示意图如下。 (1) (2) 图 6.2 ISO/IEC 14443A 读卡器模式通信示意图 物理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 6-1 通信方向 信号类型 ISO 14443A 读卡器通信相关参数列表 传输速率 106kBd 212kBd 424kBd 848kBd 读卡器→卡 读卡器的调制 100%ASK 100%ASK 100%ASK 100%ASK (Si522A 发送 位编码 改进 Miller 编码 改进 Miller 编码 改进 Miller 编码 改进 Miller 编码 数据到卡) 位长度 (128/13.56)μs (64/13.56)μs (32/13.56)μs (16/13.56)μs 卡→ 读卡器 卡的调制 副载波负载调制 副载波负载调制 副载波负载调制 副载波负载调制 (Si522A 接收 副载波频率 13.56MHz/16 13.56MHz/16 13.56MHz/16 13.56MHz/16 Manchester BPSK BPSK BPSK 来自卡的数据) 位编码 完整 ISO 14443A 协议的实现需要使用芯片的非接触式 UART 和外围专用主 机。内部 CRC 协处理器根据 ISO 14443A-3 来计算 CRC 值,根据传输速率生成 奇偶校验位。 Rev4.6 2023/11/13 12 / 83 Si522A ISO/IEC 14443 A 帧格式 ,106 kBd 开始 8-bit data 8-bit data 8-bit data odd parity start bit is 1 odd parity odd parity ISO/IEC 14443 A 帧格式, 212 kBd,424 kBd ,848 kBd start even parity 8-bit data 8-bit data 8-bit data odd parity start bit is 0 odd parity even parity at the end of the frame burst or 32 subcarrier clocks 图 6.3 ISO/IEC 14443A 协议数据编码与帧结构 6.2 Auto Low Power Polling Loop 自动低功耗轮循环(Auto Low Power Polling Loop)由 3 个阶段构成——侦 听、轮询和休眠。其中侦听和休眠可以单独使能。在典型的 500ms 的轮询周期 下,平均电流仅为 3.4uA,可实现极低功耗自动完成 13.56MHz 射频场和射频卡 的检测。 其原理简图如下所示: RF 检波电路 ADC TCON 判决电路 CardIRq/RFLowIRq/RFExIRq MODE 控制电路 图 6.4 ACD 功能简图 轮询和侦听功能的实现原理见检波电路说明部分。轮询和侦听阶段的 T_CON 可以单独配置。 Rev4.6 2023/11/13 13 / 83 Si522A 0.004% 0.5% 0.002% 99.994% sleep listen poll 图 6.5 轮询过程示意图 1)侦听阶段 Si522A 在此阶段寻找阅读器。Si522A 不发射载波,检测外部有没有其他 阅读器发射的 13.56MHz 载波。若其幅度大于 RFExTreshold,则停止执行 Loop 并产生中断。 2)轮询阶段 Si522A 在此阶段寻找射频卡。Si522A 先发射载波然后检测 13.56MHz 载 波幅度变化。若载波幅度变化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为有卡并产生中断。 a) 检卡模式 :可以设置为自动模式和绝对值模式  自动模式——将本次检测载波幅度与上次检卡时的载波幅度比较,差 值超过设定阈值则判定有卡。  绝对值模式——将本次检测载波幅度与设定值比较,差值超过设定阈 值则判定有卡。 b) 检卡方向:检卡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三种模式  上升沿——有卡比无卡时的载波幅度大  下降沿——有卡比无卡时的载波幅度小  双沿——有卡比无卡时的载波幅度大或小  场异常判断 3)休眠阶段: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相关寄存器:0x01,0x0F_A/B/C/D/E/F/G/I/J/K/L/M/N/O/P Rev4.6 2023/11/13 14 / 83 Si522A 6.2.1 RF 参考值自动获取方法 通过命令自动获取:    通过写 ADC_EXCUTE 命令获取,命令编码为 0110b 等待 100us 以上 再次写 ADC_EXCUTE,读 0X0F_G 即为所需参考值 6.2.2 检波电路 检波电路原理简图如下: VRX VRef + VA - 图 6.6 检波电路框图 VRX:天线端场强; VRef: ADC 参考电压,由 T_CON 控制; VA:检波模块送给 ADC 的电压。 6.2.3 晶振监测 在轮询过程中,当晶振连续 4 次起振失败时,产生晶振起失败中断。产生中 断之后,芯片并不会唤醒,而是继续执行 Polling Loop。一旦 OSC 起振,内部计 数器复位。 相关寄存器有:0x0F_F/0x0F_O/0x0F_P。 6.2.4 3K RC 定时唤醒——由 3K RC 驱动,3K RC 只在 Polling Loop 中工作。 时钟校正——分为自动校正和手动校正: 1)自动校正 通过写 MStart 命令自动校正,命令编码为 0101b; 2)手动校正 通过配置寄存器进行手动校正。 相关寄存器:0x0F_A/0x0F_E/0x0F_F。 Rev4.6 2023/11/13 15 / 83 Si522A 6.2.5 ARI 此功能用来指示寻卡时 RF 场是否开启。ARI 比 RF 场提前开 1us,比 RF 场 晚关 1us。ARI 功能和 D1 脚复用。 相关寄存器:0x0F_L/0x0F_J。 Rev4.6 2023/11/13 16 / 83 Si522A 7. 寄存器映射 7.1 寄存器集概述 表 7-1 地址 寄存器名 寄存器概览 功能 (HEX) PAGE0:命令和状态 0 PageReg 寄存器翻页和轮询配置访问 1 CommandReg 启动、终止命令的执行 2 CommIEnReg 中断请求传递的使能和禁能控制位 3 DivIEnReg 中断请求传递的使能和禁能控制位 4 CommIRqReg 中断请求标志位 5 DivIRqReg 中断请求标志位 6 ErrorReg 错误标志位,指示上一个执行的命令的错误状态 7 Status1Reg 通信的状态标志 8 Status2Reg 接收机和发送机的状态标志 9 FIFODataReg 64 字节 FIFO 的输入输出缓冲区 A FIFOLevelReg 指示 FIFO 中存储的字节数 B WaterLevelReg 定义产生上溢和下溢警报的 FIFO 深度 C ControlReg 各控制寄存器 D BitFramingReg 面向比特的帧的调整 E CollReg RF 接口检测到的第一个冲突位的位置 F_A RCCfg1 3K RC 配置 1 F_B ACRDCfg 射频卡和射频场检测 F_C ManRefVal 手动模式参考值 F_D ValDelta 场强变化范围 F_E ADCCfg 轮询 ADC 配置 F_F RCCfg2 3K RC 配置 2 F_G ADCVal 轮询 ADC 采样值 F_H WdtCnt 看门狗间隔设置 F_I ARI ACRD F_J RFU - F_K LPDCfg1 检波器配置 1 F_L LPDCfg2 检波器配置 2 F_M RFLowDetect ACD 期间低 RF 监测配置 F_N ExRFDetect ACD 期间外部 RF 监测配置 F_O ACRDIRqEn ACD 相关中断使能 F_P ACRDIRq ACD 相关中断 PAGE1:通信 0 Rev4.6 PageReg 2023/11/13 寄存器翻页和轮询配置访问 17 / 83 Si522A 1 ModeReg 定义发射和接收的常用模式 2 TxModeReg 定义发射的速率和帧 3 RxModeReg 定义接收的速率和帧 4 TxControlReg 控制天线驱动管脚 TX1 和 TX2 的逻辑特性 5 TxAutoReg 控制天线驱动的配置 6 TxSelReg 选择天线驱动源 7 RxSelReg 内部接收机设置 8 RxThresholdReg 选择位译码器的阈值 9 DemodReg 解调电路设置 A RFU - B RFU - C MifNFCReg 控制 ISO14443A D ManualRCVReg 接收机参数细调 E RFU - F SerialSpeedReg 选择串行 UART 接口的速率 PAGE2:配置 0 1 2 3 PageReg CRCResultReg GsNOffReg 寄存器翻页和轮询配置访问 显示 CRC 计算的 MSB 和 LSB 值 选择天线驱动管脚 TX1 和 TX2 的电导系数,在天线驱动关闭时做调 制用 4 ModWidthReg 控制调制宽度 5 RFU - 6 RFCfgReg 配置接收机增益和 RF 检测器灵敏度 7 GsNOnReg 选择天线驱动管脚 TX1 和 TX2 的电导系数,在天线驱动打开时做调 制用 8 CWGsPReg 选择天线驱动管脚 TX1 和 TX2 的电导系数,在未调制时使用 9 ModGsPReg 选择天线驱动管脚 TX1 和 TX2 的电导系数,在调制时使用 A TModeReg 内部定时器设置 B TPrescalerReg C TReloadReg 16-bit 定时器重装值 TCounterValReg 16-bit 实际定时器值 D E F PAGE3:测试 0 PageReg 寄存器翻页和轮询配置访问 1 TestSel1Reg 常用测试信号配置 2 TestSel2Reg 常用测试信号配置和 PRBS 控制 3 TestPinEnReg 8-bit 并行总线的管脚输出驱动使能(仅用于串行接口) 4 TestPinValueReg 当用作 I/O 总线时,定义 8-bit 并行总线的值 5 TestBusReg 内部测试总线的状态 Rev4.6 2023/11/13 18 / 83 Si522A 6 AutoTestReg 控制数字自测试 7 VersionReg 版本控制 8 AnalogTestReg 控制管脚 AUX1 和 AUX2 9 TestDAC1Reg 定义 TestDAC1 的测试值 A TestDAC2Reg 定义 TestDAC2 的测试值 B TestADCReg 显示 ADC I 和 Q 通道的实际值 C-F RFTReg 保留用于产品测试 根据寄存器的不同功能,寄存器位的存取情况也有不同。位操作相同的寄存 器通常会被分配到一组。 寄存器行为如下表所示。 表 7-2 寄存器行为描述 缩写 操作 描述 r/w 读/写 这些位由微控制器写入和读出,用作芯片控制,其内容不受内部状态机的影响。例如 CommIRqReg 可以由微控制器写入和读出,也可以由内部状态机读出,但是状态机不 能改变它的内容。 dy 动态 这些位由微控制器写入和读出,也可以由内部状态机自动写入。例如当执行完一个实 际的命令后,命令寄存器的内容随之自动变化。 r 只读 这些位保存着大量的标志,其值仅由内部状态来决定。例如 CRCReady 标志不是从外 部写入,而是显示芯片内部状态。 w 只写 读这些位通常返回 0. RFU - 这些寄存器保留为将来使用,其值不应更改。 RFT - 这些寄存器保留用于产品测试,其值不应更改。 7.2 PAGE0:命令和状态 7.2.1 PageReg 表 7-3 访问权限 7 6 UsePage Regbank Select Select r/w r/w PageReg 5 地址:00h 4 复位值:00h 3 2 RegSelect r/w r/w 表 7-4 r/w 1 0 PageSelect r/w r/w r/w Page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UsePageSelect 设置为 1 时,PageSelect 的值被视为寄存器地址 A5 和 A4。寄存器地址的低位 则分别由地址引脚和内部地址锁存决定; 设置为 0 时,寄存器地址完全由内部地址锁存所决定。 6 Rev4.6 RegbankSelect 2023/11/13 设置为 1 时,可以读写 0Fh 寄存器组 19 / 83 Si522A 5-2 RegSelect 0000:读写 A 组寄存器; 0001:读写 B 组寄存器; … 1111:读写 P 组寄存器 1-0 PageSelect PageSelect 的值只有在 UsePageSelect 为 1 时才有效,此时用于指定寄存器页, 即地址高两位 7.2.2 CommandReg 启动、终止命令的执行。 表 7-5 CommandReg 地址:01h 复位值:20h 7 6 5 4 3 AutoPoll 0 RcvOff Power 2 1 0 Command Down dy 访问权限 RFU r/w 表 7-6 位 符号 功能 7 AutoPoll 0: Off dy dy dy dy dy CommandReg 位描述 1: On 在 ACD 模式下,每当检测带外部周期信号上升沿就自动开始执行轮询。 在轮询期间,每当检测到场强中断就将 AutoPoll 置 0,即关闭 ACD,并产生 中断信号;否则进入 PowerDown 模式,等待下一次外部周期信号 6 - 保留为将来使用 5 RcvOff 设置为 1 表示接收机的模拟部分关断 4 Power Down 设置为 1 表示进入软掉电模式; 设置为 0,Si522A 启动唤醒过程,在该过程中这一位仍然保持为 1,0 表示 Si522A 已经准备好工作。 注意:如果已经激活 SoftReset 命令,这一位就不能再置位 3-0 Command 根据命令码来激活命令;读这些寄存器可以得到当前正在执行的命令。 7.2.3 CommIEnReg 中断请求传递的使能和禁能控制位。 表 7-7 访问权限 CommIEnReg 7 6 5 4 3 2 1 0 IRqInv TxIEn RxIEn IdleIEn HiAlertIEn LoAlertIEn ErrIEn TimerIEn r/w r/w r/w r/w r/w r/w r/w r/w 表 7-8 Rev4.6 地址:02h 复位值:80h 2023/11/13 CommIEnReg 位描述 20 / 83 Si522A 位 符号 功能 7 IRqInv 设置为 1 表示 IRQ 管脚上的信号与 Status1Reg 中的 IRq 位相反; 设置为 0 则相等。与 DivIEnReg 中的 IRqPushPull 位一起使用,默认值为 1 时 IRQ 管脚的输出是三态的 6 TxIEn 允许发射机中断请求(TxIRq)传递到 IRQ 管脚 5 RxIEn 允许接收机中断请求(RxIRq)传递到 IRQ 管脚 4 IdleIEn 允许空闲中断请求(IdleIRq)传递到 IRQ 管脚 3 HiAlertIEn 允许高警告中断请求(HiAlertIRq)传递到 IRQ 管脚 2 LoAlertIEn 允许低警告中断请求(LoAlertIRq)传递到 IRQ 管脚 1 ErrIEn 允许错误中断请求(ErrorIRq)传递到 IRQ 管脚 0 TimerIEn 允许定时器中断请求(TimerIRq)传递到 IRQ 管脚 7.2.4 DivIEnReg 中断请求传递的使能和禁能控制位。 表 7-9 DivIRqReg 地址:03h 复位值:00h 7 6 5 4 3 2 1 0 IRQPushPull CardIRqEn WdtIRqE SiginActIEn RFU CRCIEn RFU RFU r/w - r/w - - n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10 DivIRq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IRQPushPull 设置为 1 表示 IRQ 管脚用作标准 CMOS 输出管脚; 设置为 0 表示 IRQ 管脚用作开漏输出管脚。 6 CardIRqEn 场强中断使能 1:使能 0:不使能 5 WdtIRqEn 定时唤醒使能 1:使能 0:不使能 4 SiginActIEn 允许 MFIN 有效中断请求传递到 IRQ 管脚 3 RFU - 2 CRCIEn 允许 CRC 中断请求(CRCIRq)传递到 IRQ 管脚 1 RFU - 0 RFU - Rev4.6 2023/11/13 21 / 83 Si522A 7.2.5 CommIRqReg 中断请求标志位。 表 7-13 访问权限 CommIRqReg 地址:04h 复位值:14h 7 6 5 4 3 2 1 0 Set1 TxIRq RxIRq IdleIRq HiAlertIRq LoAlertIRq ErrIRq TimerIRq w dy dy dy dy dy dy dy 表 7-14 CommIRq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Set1 与中断标志位配合使用,用来将中断标志位置 1 或清 0 当此位写 0,同时对应中断标志位写 1 表示清除此中断位; 当此位写 1,同时对应中断标志位写 1 表示置位此中断位; 6 TxIRq 在发射完发送数据的最后一个比特后立刻置 1 5 RxIRq 当接收机检测到一个有效数据流结束后置 1; 如果 RxModeReg 中的 RxNoErr 为 1,那么只有当 FIFO 中有有效数据字节时 RxIRq 才置 1 4 IdleIRq 当命令自动终止时置 1,例如当 CommandReg 从任意命令变为空闲命令时。如 果启动了一个未知的命令,CommandReg 将变为空闲,并置位 IdelIRq。由微 控制器启动 Idle 命令则不会置位空闲中断 3 HiAlertIRq 当 Status1Reg 的 HiAlert 位为 1 时置 1.与 HiAlert 相反,HiAlertIRq 保存了该 中断事件,只能通过 Set1 位的清零指示来复位 2 LoAlertIRq 当 Status1Reg 的 LoAlert 位为 1 时置 1.与 LoAlert 相反,LoAlertIRq 保存了该 中断事件,只能通过 Set1 位的清零指示来复位 1 ErrIRq 当 ErrorReg 中有任何错误位为 1 时置 1 0 TimerIRq 当定时器 TimerValue 寄存器递减到 0 时置 1 7.2.6 DivIRqReg 中断请求标志位。 表 7-11 访问权限 DivIRqReg 地址:05h 复位值:xxh,000x00xxb 7 6 5 4 3 2 1 0 Set2 CardIRq WdtIRq SiginActIRq RFU CRCIRq RFU RFU w dy dy dy - dy - - 表 7-12 CommIRq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Set2 与中断标志位配合使用,用来将中断标志位置 1 或清 0 当此位写 0,同时对应中断标志位写 1 表示清除此中断位; 当此位写 1,同时对应中断标志位写 1 表示置位此中断位; 6 CardIRq 场强中断 1:有卡 Rev4.6 2023/11/13 22 / 83 Si522A 0:无卡 5 WdtIRq 定时唤醒中断 1:产生了定时唤醒 0:未产生定时唤醒 4 MFINActIRq 当 MFIN 有效时置 1;当信号上升沿或下降沿被检测到时置位 3 RFU - 2 CRCIRq 当 CRC 命令有效且所有数据都被处理后置 1 1 RFU - 0 RFU - 7.2.7 ErrorReg 错误标志位,指示上一个执行的命令的错误状态。 表 7-15 ErrorReg 地址:06h 复位值:00h 7 6 5 4 3 2 1 0 WrErr TempEr RFU BufferOvfl CollErr CRCErr ParityErr ProtocolErr - r r r r r r r 访问权限 r 表 7-16 Error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WrErr 在射频接口发送最后一个比特到接收最后一个比特之间,主机向 FIFO 写数会 置1 6 TempErr 内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过热时置 1,此时天线驱动自动关断 5 RFU - 4 BufferOvfl 在主机或者 Si522A 的内部状态机(如接收机)在 FIFO 已满的情况下仍向 FIFO 写数时置 1 3 CollErr 检测到位冲突时置 1;在接收机启动阶段自动清 0 仅在 106kbits/s 面向比特的防冲突过程中有效,在 212/424 kbits/s 时该位始终 为0 2 CRCErr 在 RxModeReg 中的 RxCRCEn 位为 1 且 CRC 计算错误时置 1,在接收机启动 阶段自动清 0 1 ParityErr 在奇偶校验出错时置 1,在接收机启动阶段自动清 0。仅在 ISO 14443A 或 NFCIP-1 106kbits/s 通信情况下有效 0 ProtocolErr 1:SOF 错误 接收机启动阶段自动清零,仅在 106kBd 速率下有效 注意:执行命令时将清除除了 TempErr 之外的所有错误标志位;错误标志位不能通过软件置 位。 Rev4.6 2023/11/13 23 / 83 Si522A 7.2.8 Status1Reg CRC,中断和 FIFO 的状态位。 表 7-17 访问权限 Status1Reg 地址:07h 复位值:xxh,x100x01xb 7 6 5 4 3 2 1 0 RFU CRCOk CRCReady IRq TRunning RFU HiAlert LoAlert - r r r r - r r 表 7-18 Status1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RFU - 6 CRCOk CRC 结果为 0 时置 1。在发射和接收数据时 CRCOk 不定,使用 ErrorReg 中 CRCErr 的值。CRCOk 指示了 CRC 协处理器的状态,在计算过程中该位为 0, CRC 计算完成且正确时置 1 5 CRCReady CRC 计算完成时置 1,该位仅在 CalcCRC 命令期间对 CRC 协处理器的计算有 效 4 IRq 任意中断源请求中断(与中断使能位有关,详见 CommIRqReg 和 DivIEnReg 的配置) 3 TRunning 定时单元工作时置 1,例如 TCounterValReg 会随着下一个定时器时钟的到来 而递减 注意在门控模式中,当定时器由寄存器位使能时,则 TRunning 置 1,不受门 控信号的影响 2 RFU - 1 HiAlert 当 FIFO 中存储的字节数满足下式时置 1: HiAlert = (64-FIFOLength)≤WaterLevel 0 LoAlert 当 FIFO 中存储的字节数满足下式时置 1: LoAlert = FIFOLength≤WaterLevel 7.2.9 Status2Reg 接收机,发射机和数据模式检测器的状态位。 表 7-19 Status2Reg 地址:08h 复位值:00h 7 6 5 4 3 TempSensClear I2CForceHS RFU RFU RFU r/w r/w - - - 访问权限 表 7-20 2 1 0 Modem State r r r Status2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TempSensClear 设置为 1,且温度低于警报限制值 125℃时清除温度错误 6 I2CForceHS I2C 输入滤波器设置。设置为 1 时,I2C 输入滤波器进入不受 I2C 协议约束的 高速模式;设置为 0 时 I2C 输入滤波器满足 I2C 协议 Rev4.6 2023/11/13 24 / 83 Si522A 5-3 RFU - 2-0 Modem State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状态 值 描述 000 空闲 001 等待 BitFramingReg 中的 StartSend 置位 010 TxWait:如果 TxWaitRF 位为 1,等待 RF 场准备好再发射数据。 TxWait 的最小时间在 TxWaitReg 中定义 011 发射数据 100 RxWait:如果 RxWaitRF 位为 1,等待 RF 场准备好再接收数据。 RxWait 的最小时间在 RxSelReg 中定义 101 等待数据 110 接收数据 7.2.10 FIFODataReg FIFO 的输入输出。 表 7-21 7 FIFODataReg 6 地址:09h 复位值:xxh,xxxxxxxxb 5 4 3 2 1 0 dy dy dy FIFOData 访问权限 dy dy dy 表 7-22 dy dy FIFOData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0 FIFOData 内部 64 字节 FIFO 的数据输入和输出端口,相当于串行输入输出数据流的并 行输入/输出转换器 7.2.11 FIFOLevelReg 指示存储在 FIFO 中的字节数。 表 7-23 7 6 FIFOLevelReg 地址:0Ah 复位值:00h 5 4 3 FlushBuffer 访问权限 w 2 1 0 r r r FIFOLevel r r 表 7-24 r r FIFOLeve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FlushBuffer 设置为 1 时,立刻清除 FIFO 的读写指针和 ErrorReg 的 BufferOvfl 标志。读该 位总是返回 0 6-0 FIFOLevel 指示存储在 FIFO 中的字节数,写 FIFODataReg 时随之递增,读 FIFODataReg 时随之递减 Rev4.6 2023/11/13 25 / 83 Si522A 7.2.12 WaterLevelReg 定义发出 FIFO 下溢和上溢警告的 FIFO 深度。 表 7-25 访问权限 7 6 0 0 RFU RFU WaterLevelReg 5 地址:0Bh 复位值:08h 4 3 2 1 0 r/w r/w WaterLevel r/w r/w 表 7-26 r/w r/w WaterLeve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6 - 保留为将来使用 5-0 WaterLevel 指示产生上溢和下溢警告的 FIFO 深度: 当 FIFO 中剩余的空间≤WaterLevel 时,Status1Reg 的 HiAlert 置 1; 当 FIFO 中的字节数≤WaterLevel 时,Status1Reg 的 LoAlert 置 1 7.2.13 ControlReg 控制位。 表 7-27 访问权限 ControlReg 地址:0Ch 7 6 5 4 3 TStopNow TStartNow RFU RFU RFU w w - - - 表 7-28 复位值:10h 2 1 0 RxLastBits r r r Contro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TStopNow 设置为 1 时定时器立刻停止工作,读该位始终返回 0 6 TStartNow 设置为 1 时定时器立刻开始工作,读该位始终返回 0 5:3 RFU - 2-0 RxLastBits 指示最后一个接收到的字节中有效的比特数,如果为 0,则整个字节都是有 效的 7.2.14 BitFramingReg 调整面向比特的帧。 表 7-29 7 6 StartSend 访问权限 Rev4.6 w 2023/11/13 BitFramingReg 5 地址:0Dh 4 RxAlign r/w r/w 3 复位值:00h 2 0 r/w 26 / 83 RFU 1 0 TxLastBits r/w r/w r/w 表 7-30 Si522A BitFraming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StartSend 设置为 1 时开始发射数据;该位只在与 Transceive 命令一起使用时有效 6-4 RxAlign 用于面向比特的帧的接收:RxAlign 定义了接收到的第一个比特在 FIFO 中的 存储比特位置,后面接收到的比特依次存储其后 例如: RxAlign=0:接收到的 LSB 存储在比特位置 0,第二个接收到的比特存储在比 特位置 1; RxAlign=1:接收到的 LSB 存储在比特位置 1,第二个接收到的比特存储在比 特位置 2; RxAlign=7:接收到的 LSB 存储在比特位置 7,第二个接收到的比特存储在下 一个字节的比特位置 0; 3 - 保留为将来使用 2-0 TxLastBits 用于面向比特的帧的发送:TxLastBits 定义了发射数据最后一个字节要发射的 比特数,000 表示发射整个字节 7.2.15 CollReg RF 接口检测到的首个位冲突的位置。 表 7-31 CollReg 7 6 5 Values 0 CollPos AfterColl r/w 访问权限 地址:0Eh 4 复位值:xxh,101xxxxxb 3 2 1 0 r r CollPos NotValid RFU r r 表 7-32 r r Col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ValuesAfterColl 如果设置为 0,发生冲突后所有接收到的比特都会被清除;该位仅在 106kbits/s 面向比特的防冲突过程中使用,否则将设置为 1 6 - 保留为将来使用 5 CollPosNotValid 如果没有检测到冲突,或者冲突位置超过了 CollPos 的范围,则设置为 1; 仅在 106kbits/s 的被动通信模式或者 ISO 14443A 读卡器模式 4-0 CollPos 指示了首个被检测到的位冲突在接收帧中的位置 例如: 00h 表示在第 32 位上检测到了位冲突 01h 表示在第 1 位上检测到了位冲突 08h 表示在第 8 位上检测到了位冲突 仅 在 106kbits/s 的 被 动 通 信 模 式 或 者 ISO 14443A 读 卡 器 模 式 , 且 CollPosNotValid 为 0 的情况下有效 Rev4.6 2023/11/13 27 / 83 Si522A 7.2.16 PollReg 地址 0x0F 下埋了 16 组寄存器,通过地址 0x00/0x10/0x20/0x30 寄存器选择 具体访问哪一组。 表 7-33 地址 位 0F_A 符号 PollReg 地址:0Fh 访问权限 RCCfg1 复位值 描述 05h 3K RC 配置 1 7 Trimsel r/w 0b 6 Max r/w 0b 5:0 mdelay r/w 000101b 0F_B ACRDCfg 复位值:xxh,详见下表 02h 1:选择手动校正 0:选择自动校正 1:使能精校正 ACD 唤醒间隔(mdelay+1)*100ms,最小 100ms,最大 6400ms 3K RC 配置 1 简语定义: LSample 上一次检卡采样值 CSample 本次检卡采样值 ValSet 为 0F_C[6:0]的值 ValDelta 为 0F_D[6:0]的值 绝对值模式有卡判决条件 00/11: 7:6 ACDEdge r/w 00b CSample > ValSet + ValDelta 或 者 CSample < ValSet – ValDelta 01:CSample > ValSet + ValDelta 10:CSample < ValSet – ValDelta 相对值模式有卡判决条件 CSample > LSample+ ValDelta 或 者 CSample < LSample– ValDelta 01:CSample > LSample+ ValDelta 10:CSample < LSample– ValDelta 5 ACDMode r/w 0b 0:绝对值比较 1:相对值比较 01:使能低功耗卡检测 4:3 ACDRFEn r/w 00b 10:使能低功耗 RF 检测 00/11:同时使能低功耗卡和 RF 检测 ACD 模式下 00:从第 3 次轮询开始检测卡或射频场 2:1 MaskACD r/w 01b 01:从第 4 次轮询开始检测卡或射频场 10:从第 5 次轮询开始检测卡或射频场 11:从第 6 次轮询开始检测卡或射频场 0 0F_C 保留 ValSet 7 Rev4.6 - 2023/11/13 70h RFU 0b 28 / 83 手动模式参考值 Si522A 6:0 0F_D ValSet r/w ValDelta 1110000b 手动设置无卡场强参考值 0fh 场强变化范围 7 - RFU 0 6:0 ValDelta r 0001111b 场强变化范围设置 - - 03h 保留 7 - - - 保留 6 - - 保留 5 - - 保留 4:3 - - 保留 2:0 - - 保留 0F_E 0F_F RCCFG1 c0h 3K RC 配置 2 1:使能 OSC 监测功能 7 OMEN r/w 1b 6:0 TRIMSET r/w 1000000b 手动设置 RCOSC 校正值 xx 轮询 ADC 采样值 0F_G ADCVal 0:关闭 OSC 监测功能 7 - RFU 0b 6:0 VAL_ADC r x ADC 采样值 26h 看门狗中断产生间隔设置 0F_H WdtCnt 轮询模式下,每次唤醒检卡时看门狗计数 7:0 WdtCnt r/w 00100110b 器加 1,当看门狗计数器值与 WdtCnt 相等 时产生看门狗中断,同时看门狗重新计 数,但是并不会唤醒芯片。 0F_I ARI 7:6 - 00h - 检波前端放大器控制 5:4 TK r/w 00b 00/11:检波前端放大器 OFF 01:检波前端放大 10 倍 10:检波前端放大 21 倍 3 - - ARI 极性控制 2 ARIPol r/w 0b 1:ARI 低电平指示 ACD 模式下 RF 开启 0:ARI 高电平 ACD 模式下 RF 开启 ARI 使能 1 ARIEn r/w 0b 1:使能,即 D1 输出 ARI 0:不使能,即不影响 D1 引脚状态 0 0F_J ARI r x ACD 模式下 RF 状态指示 ACC - - ACD 模式下监测配置是否丢失。 0:轮询配置数据没有丢失 7 ACCErr r 0 1:轮询配置数据丢失 仅在 ACCEn 为 1 的情况下有效。 6 Rev4.6 ACCEn 2023/11/13 r/w 0 29 / 83 ACC 使能,在配置 ACD 寄存器时,将必 须先将此位清零。 Si522A 0:写 55h 清零; 1:写非 55h 置 1。 5:0 0F_K - - LPDCFG1 7 - 0 保留 0fh - - 保留 检波电路中的减法器增益控制字。 00:1 倍 6:5 TR r/w 00b 01:3 倍 10:7 倍 11:15 倍 检波电路中前段检波运放斜率控制字。 00:0.5 4:3 TI r/w 01b 01:1 10:1.5 11:2 检波时 ADC 参考电压控制。通过配置此 位使检波模块输出位于 ADC 量程内。 000:1.407V 001:1.472V 2:0 VCON r/w 111b 010:1.537V 011:1.603V 100:1.66V 101:1.718V 110:1.8V 111:1.9V 0F_L - 0F_M RFLowDetect 7 RFLowDetectEn - r/w - 保留 08h ACD 期间低 RF 监测配置 0b 1:使能 Reader 所发 RF 异常检测 0:关闭 Reader 所发 RF 异常检测 检卡时判断 RF 是否过低 6:0 RFLowThreshold r/w 0001000b 阈值可选范围 0~128 阈值计算公式: RFLowThreshold 0F_N ExRFDetect Rev4.6 ACD 期间外部 RF 监测配置 7 - RFU 0 6:0 RFNoThreshold r/w 0001000b 判断周围有无其他 RF 的阈值 00h ACD 相关中断使能 0F_O 0F_P 08h ACRDIRqEn 7:4 - RFU 0b 3 OSCMonIRqEn r/w 0b 2 - RFU 0b 1 RFLowIRqEn r/w 0b 1:使能 RFLowIRq 中断 0 RFExIRqEn r/w 0b 1:使能 RFExIRq 中断 00h ACD 相关中断 ACRDIRq 2023/11/13 30 / 83 1:使能 OSCMonIRqEn 中断 Si522A 与中断标志位配合使用,用来将中断标志 位置 1 或清 0 7 set3 w 当此位写 0,同时对应中断标志位写 1 表 0b 示清除此中断位; 当此位写 1,同时对应中断标志位写 1 表 示置位此中断位; 6:4 - RFU 0b 3 OSCMonIRq dy 0b 1:OSC 连续四次唤醒失败 2 - RFU 0b 保留 1 RFLowIRq dy 0b 1:检卡时 RF 值过低 0 RFExIRq dy 0b 1:检测到外部 RF 7.3 PAGE1:通信 7.3.1 PageReg 表 7-34 PageReg 7 6 UsePage Select Regbank Select r/w r/w 访问权限 表 7-35 地址:10h 复位值:00h 5 4 3 2 RegSelect r/w r/w r/w 1 0 PageSelect r/w r/w r/w Page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UsePage Select 设置为 1 时,PageSelect 的值被视为寄存器地址 A5 和 A4。寄存器地址的低位 则分别由地址引脚和内部地址锁存决定; 设置为 0 时,寄存器地址完全由内部地址锁存所决定。 6 Regbank Select 设置为 0 时,可以读写 0Fh 寄存器组 5-2 RegSelect 0000:读写 A 组寄存器; 0001:读写 B 组寄存器; … 1111:读写 P 组寄存器 1-0 PageSelect PageSelect 的值只有在 UsePageSelect 为 1 时才有效,此时用于指定寄存器页 (即寄存器地址 A5 和 A4) Rev4.6 2023/11/13 31 / 83 Si522A 7.3.2 ModeReg 定义发射和接收模式的通用设置。 表 7-36 访问权限 ModeReg 地址:11h 复位值:3Bh 7 6 5 4 3 2 MSBFirst RFU TxWaitRF RFU PolSigin RFU r/w - r/w - r/w - 表 7-37 1 0 CRCPreset r/w r/w Mode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MSBFirst 设置为 1 时,CRC 协处理器从最高位开始计算 CRC,且 CRCResultReg 中的 CRCResultMSB 和 CRCResultLSB 位是颠倒的。注意在 RF 通信中忽略该位功 能 6 RFU - 5 TxWaitRF 设置为 1 时,读卡器模式下发射机只有在自身 RF 场产生后才启动 4 RFU - 3 PolSigin 定义 MFIN 管脚的极性。设置为 1 时,MFIN 管脚高电平有效;设置为 0 时低 电平有效。注意内部包络信号的编码是低电平有效的,改变该位的值会产生 SiginActIRq 中断 2 RFU - 1-0 CRCPreset 定义 CalCRC 命令下 CRC 协处理器的预设值,注意在任何通信过程中,协处 理器会根据 RxMode 和 TxMode 自动选择预设值 设置 对应 CRC 预设值 00 0000 01 6363 10 A671 11 FFFF 7.3.3 TxModeReg 定义发射过程的数据速率和帧格式。 表 7-38 7 6 TxCRCEn 访问权限 r/w TxModeReg 5 2023/11/13 4 TxSpeed dy dy 表 7-39 Rev4.6 地址:12h 复位值:00h dy 3 2 InvMod TxMix r/w r/w TxModeReg 位描述 32 / 83 1 0 TxFraming dy dy Si522A 位 符号 功能 7 TxCRCEn 设置为 1 时,数据发射过程中可以产生 CRC;仅在 106kbits/s 下可以设置为 0 6-4 TxSpeed 定义数据传输速率。 设置 速率 000 106kbits/s 001 212kbits/s 010 424kbits/s 011 848kbits/s 100 保留 101 保留 110 保留 111 保留 3 InvMod 设置为 1 时,待发射数据的调制是反相的 2 TxMix 设置为 1 时,MFIN 管脚上的信号与内部编码器的相混合 1-0 TxFraming 定义数据传输使用的帧格式 设置 描述 00 ISO/IEC 14443 A 01 保留 10 保留 11 保留 7.3.4 RxModeReg 定义接收过程的数据速率和帧格式。 表 7-40 7 6 RxCRCEn r/w 访问权限 RxModeReg 5 地址:13h 复位值:00h 4 RxSpeed dy dy 表 7-41 dy 3 2 RxNoErr RxMultiple r/w r/w 1 0 RxFraming dy dy RxMode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RxCRCEn 设置为 1 时,数据接收过程中可以产生 CRC;仅在 106kbits/s 下可以设置为 0 6-4 RxSpeed 定义数据传输速率。 Rev4.6 2023/11/13 设置 速率 000 106kbits/s 001 212kbits/s 010 424kbits/s 011 848kbits/s 100 保留 101 保留 110 保留 33 / 83 Si522A 111 保留 3 RxNoErr 设置为 1 时,接收时忽略无效的数据流(少于 4bits),接收机仍继续工作。 2 RxMultiple 设置为 0 时,接收机在接收完一个数据帧后关闭 设置为 1 时,可以接收多个数据帧,Receive 和 Transceive 命令不会自动终止, 只能通过写其他命令(除 Receive 外)或者由主机清除该位来终止接收; Si522A 会在 FIFO 接收的数据流末尾加上一个错误信息字节(ErrorReg 的值) 1-0 RxFraming 定义接收数据使用的帧格式 设置 00 ISO/IEC 14443 A 01 保留 10 保留 11 保留 7.3.5 TxControlReg 控制天线驱动管脚 TX1 和 TX2 的逻辑特性。 表 7-42 TxControlReg 地址:14h 复位值:80h 7 6 5 4 InvTx2RF InvTx1RF InvTx2RF InvTx1RF On On Off Off r/w r/w r/w r/w 访问权限 表 7-43 3 2 Tx2CW RFU r/w - 1 0 Tx2RF Tx1RF En En r/w r/w TxContro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InvTx2RFOn 设置为 1 时,如果 TX2 驱动开启,则 TX2 管脚的输出信号反相 6 InvTx1RFOn 设置为 1 时,如果 TX1 驱动开启,则 TX1 管脚的输出信号反相 5 InvTx2RFOff 设置为 1 时,如果 TX2 驱动关闭,则 TX2 管脚的输出信号反相 4 InvTx1RFOff 设置为 1 时,如果 TX1 驱动关闭,则 TX1 管脚的输出信号反相 3 Tx2CW 设置为 1 时,管脚 TX2 持续输出未调制的 13.56MHz 载波; 设置为 0 时,Tx2CW 使能调制载波信号 2 RFU - 1 Tx2RFEn 设置为 1 时,管脚 TX2 输出由待传输数据调制的 13.56MHz 载波 0 Tx1RFEn 设置为 1 时,管脚 TX1 输出由待传输数据调制的 13.56MHz 载波 Rev4.6 2023/11/13 34 / 83 Si522A 7.3.6 TxAutoReg 控制天线驱动的设置。 表 7-43 TxAutoReg 地址:15h 复位值:00h 7 6 5 4 3 2 1 0 RFU Force100 RFU RFU RFU RFU RFU RFU - - - - - - ASK - 访问权限 r/w 表 7-44 TxAuto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RFU - 6 Force100ASK 设置为 1 时,忽略 ModGsPReg 的值,强制 ASK 调制系数为 100% 5:0 RFU - 7.3.7 TxSelReg 选择模拟部分的信号来源。 表 7-45 访问权限 7 6 0 0 RFU RFU TxSelReg 地址:16h 复位值:10h 5 4 3 2 DriverSel r/w 0 r/w r/w SigOutSel r/w 表 7-46 1 r/w r/w TxSe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6 - 保留为将来使用 5-4 DriverSel 选择 Tx1 和 Tx2 驱动的输入 设置 描述 00 三态。注意设置为三态时,软掉电模式下驱动只能处于三态模 式 01 来自内部编码器的调制信号(包络) 10 来自 MFIN 的调制信号(包络) 11 高 电 平 。 注 意 电 平 值 取 决 于 InvTx1RFOn/InvTx1RFOff 和 InvTx2RFOn/InvTx2RFOff 的设置 3-0 Rev4.6 SigOutSel 2023/11/13 选择 MFOUT 管脚的输入 设置 描述 0000 三态 0001 低电平 0010 高电平 0011 TestBus 信号。由 CommTest1Reg 中的 TestBusBitSel 位定义 35 / 83 Si522A 编码之后的待发射数据 0100 编码之前的待发射数据 0101 保留 0110 解码之后的接收数据 0111 保留 1000-1111 7.3.8 RxSelReg 内部接收机设置。 表 7-47 7 RxSelReg 6 5 地址:17h 4 复位值:84h 3 UartSel r/w 访问权限 1 0 r/w r/w r/w RxWait r/w r/w r/w 表 7-48 r/w RxSe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6 UartSel 选择非接触式 UART 的输入 5-0 2 RxWait 设置 描述 00 固定的低电平 01 MFIN 的包络信号 10 来自内部电路模拟部分的调制信号 11 无载波的 NRZ 信号,仅在 106kbps 上有效; 数据发射后,延迟 RxWait 个比特时间后激活接收机。在这个帧保护时间内忽 略 RX 管脚上的信号。此参数用于除 Receive 外的其他命令(如 Transceive), 根据 Si522A 的不同模式,RxWait 计数器的启动时间也不同。被动通信模式下 计数器在发射数据流的最后一个调制脉冲后启动;主动通信模式下计数器在外 部 RF 场打开后立即启动 7.3.9 RxThresholdReg 选择位译码器的阈值。 表 7-49 7 RxThresholdReg 6 5 4 MinLevel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50 地址:18h 复位值:84h 3 2 0 r/w RFU 1 0 CollLevel r/w r/w r/w RxThreshold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4 MinLevel 定义输入译码器信号有效的最小强度阈值,如果信号强度低于此值,则不会被 Rev4.6 2023/11/13 36 / 83 Si522A 译码 3 - 保留为将来使用 2-0 CollLevel 定义输入译码器的 Manchester 编码信号中,当产生位冲突时,强度更弱的半 个比特信号的最小强度阈值 7.3.10 DemodReg 解调电路设置。 表 7-51 7 DemodReg 6 AddIQ 地址:19h 5 4 FixIQ TPrescal 复位值:4Dh 3 2 1 TauRcv 0 TauSync Even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52 r/w r/w r/w r/w r/w Demod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6 AddIQ 定义接收过程中 I 和 Q 通道的使用。注意在 FixIQ 为 0 时如下设置才有效 5 FixIQ 设置 描述 00 选择信号值更强的通道 01 选择信号值更强的通道并冻结 10 I,Q 通道信号相加 11 保留 设置为 1 且 AddIQ=x0,则接收时固定使用 I 通道 设置为 1 且 AddIQ=x1,则接收固定使用 Q 通道 注意如果 MFIN/MFOUT 作为 S2C 接口使用,FixIQ 要重新设置为 1,AddIQ 设置为 x0 4 TPrescalEven 设置为 0 时,使用下式计算预分频器的频率 fTimer: fTimer =13.56MHz/(2*TPreScaler+1); 设置为 1 时,使用下式计算预分频器的频率 fTimer: fTimer =13.56MHz/(2*TPreScaler+2). (TPrescalEven 默认为 0). 3-2 TauRcv 数据接收过程中改变内部 PLL 的时间常数 注意设置为 00 时,数据接收过程中 PLL 是冻结的 1-0 TauSync Brust 过程中改变内部 PLL 的时间常数 7.3.11 RFU 保留为将来使用。 Rev4.6 2023/11/13 37 / 83 Si522A 7.3.12 RFU 保留为将来使用。 7.3.13 MifNFCReg 目标或者卡模拟模式下 ISO 14443A/NFC 的具体设置。 表 7-53 7 MifNFCReg 6 5 地址:1Ch 4 3 RFU - 访问权限 复位值:62h 2 RFU - - 表 7-54 - 1 RFU - - 0 Txwait r/w r/w MifNFC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5 RFU - 4-3 RFU - 2 RFU - 1-0 Txwait 定义接收与发射之间的最小响应时间:TxWait bits + 7 bits. 最短响应时间是 7bits 长度(Txwait=0),最长 10bits(Txwait=3),如果帧的 传输在最小响应时间结束前启动,Si522A 会等待最小响应时间结束后再开始 发射数据; 如果帧的传输在最小响应时间结束后启动,Si522A 在数据比特同步正确(由 TxBitPhase 设置)的情况下立刻开始发射数据 7.3.14 ManualRCVReg 接收设置。 注意:标准应用下不建议更改此寄存器配置。 表 7-55 ManualRCVReg 地址:1Dh 复位值:00h 7 6 5 4 3 2 RFU RFU RFU Parity RFU RFU - - 1 0 RFU Disable - 访问权限 - - 表 7-56 r/w - - ManualRCV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RFU - 6 RFU - 5 RFU - 4 ParityDisable 设置为 1 时,关闭发射数据时奇偶校验位的产生和接收数据时奇偶校验位的 Rev4.6 2023/11/13 38 / 83 Si522A 检验。接收到的奇偶校验位做数据位处理 3 RFU - 2 RFU - 1-0 RFU - 7.3.15 RFU 保留为将来使用。 7.3.16 SerialSpeedReg 串行 UART 接口的速率设置。 表 7-57 7 SerialSpeedReg 6 5 地址:1Fh 复位值:EBh 4 3 BR_T0 r/w 访问权限 2 1 0 r/w r/w BR_T1 r/w r/w 表 7-58 r/w r/w r/w SerialSpeed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5 BR_T0 调整传输速率的因子 BR_T0,详见 8.3.2 4-0 BR_T1 调整传输速率的因子 BR_T0,详见 8.3.2 7.4 PAGE2:配置 7.4.1 PageReg 表 7-59 访问权限 PageReg 7 6 UsePageSelect RegbankSelect r/w r/w 地址:20h 复位值:00h 5:2 RegSelect r/w 表 7-60 1 0 PageSelect r/w r/w Page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UsePageSelect 设置为 1 时,PageSelect 的值被视为寄存器地址 A5 和 A4。寄存器地址的低位 则分别由地址引脚和内部地址锁存决定; 设置为 0 时,寄存器地址完全由内部地址锁存所决定。 6 RegbankSelect 设置为 1 时,可以读写 0Fh 寄存器组 5-2 RegSelect 0000:读写 A 组寄存器; 2023/11/13 39 / 83 Rev4.6 Si522A 0001:读写 B 组寄存器; … 1111:读写 P 组寄存器 1-0 PageSelect PageSelect 的值只有在 UsePageSelect 为 1 时才有效,此时用于指定寄存器页 (即寄存器地址 A5 和 A4) 7.4.2/3 CRCResultReg 显示 CRC 计算结果的实际最高字节和最低字节。 注意:CRC 结果分开存储在两组 8bits 寄存器当中;若置位 ModeReg 当中 MSBFirst 位,字节中比特顺序将颠倒,而字节顺序不变。 表 7-61 7 6 CRCResultReg 5 地址:21h 复位值:FFh 4 3 2 1 0 r r r CRCResultMSB r 访问权限 r r 表 7-62 r r CRCResult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CRCResultMSB CRCResultReg 中最高字节的实际值。仅在 Status1Reg 中的 CRCReady 为 1 时 有效 表 7-63 7 6 CRCResultReg 5 地址:22h 复位值:FFh 4 3 2 1 0 r r r CRCResultLSB r 访问权限 r r 表 7-64 r r CRCResult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CRCResultLSB CRCResultReg 中最低字节的实际值。仅在 Status1Reg 中的 CRCReady 为 1 时 有效 7.4.4 GsNOffReg 天线驱动关闭时天线驱动管脚 TX1 和 TX2 的电导系数设置。 表 7-65 7 6 GsNOffReg 5 地址:23h 4 复位值:88h 3 CWGsNOff 访问权限 Rev4.6 r/w 2023/11/13 r/w r/w 2 1 0 ModGsNOff r/w 40 / 83 r/w r/w r/w r/w Si522A 表 7-66 GsNOff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4 CWGsNOff 用于负载调制,在不调制时,定义输出的 N 驱动的电导值 注意:电导值是二进制加权的;软掉电模式下 CWGsNOff 的最高位必须为 1; 仅在天线驱动关闭时有效,否则将使用 GsNOnReg 中的 CWGsNOn 值 3-0 用于负载调制,在有调制时,定义输出的 N 驱动的电导值,可以用于调整调 ModGsNOff 制系数 注意:电导值是二进制加权的;软掉电模式下 CWGsNOff 的最高位必须为 1; 仅在天线驱动关闭时有效,否则将使用 GsNOnReg 中的 ModGsNOn 值 7.4.5 ModWidthReg 调制宽度的设置。 表 7-67 7 6 ModWidthReg 5 地址:24h 复位值:26h 4 3 2 1 0 r/w r/w r/w ModWidth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68 r/w r/w ModWidth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0 ModWidth Si522A 作为读卡器时,定义 Miller 调制的脉冲宽度为(ModWidth + 1/fc)的 倍数,最大可达半个比特持续时间,其计算如下式: 低电平时间:#clocksLOW = (ModWidth modulo 8) + 1 高电平时间:#clocksHIGH = 16 - #clocksLOW. 7.4.6 RFU 保留为将来使用。 Rev4.6 2023/11/13 41 / 83 Si522A 7.4.7 RFCfgReg 接收机增益和射频场检测器的灵敏度配置。 表 7-69 7 RFCfgReg 6 4 RFU 复位值:48h 3 2 RxGain - 访问权限 地址:26h 5 r/w r/w 表 7-70 位 符号 功能 7 RFU - r/w 1 0 RFU r/w - RFCfgReg 位描述 定义接收机电压增益因子 6-3 RxGain 2-0 RFU 设置 增益 000 18dB 001 23dB 010 18dB 011 23dB 100 33dB 101 38dB 110 43dB 111 48dB - 7.4.8 GsNOnReg 天线驱动打开时天线驱动管脚 TX1 和 TX2 的电导系数设置。 表 7-71 7 GsNOnReg 6 5 地址:27h 4 复位值:88h 3 CWGsNOn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72 2 1 0 ModGsNOn r/w r/w r/w r/w r/w GsNOn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4 CWGsNOn 在不调制时,定义输出的 N 驱动的电导值;可以用于调整输出功率,从而调 整电流和工作距离 注意:电导值是二进制加权的;软掉电模式下 CWGsNOn 的最高位必须为 1; 仅在天线驱动打开时有效,否则将使用 GsNOffReg 中的 CWGsNOff 值 3-0 ModGsNOn 在有调制时,定义输出的 N 驱动的电导值,用于调整调制系数 注意:电导值是二进制加权的;软掉电模式下 CWGsNOn 的最高位必须为 1; 仅在天线驱动打开时有效,否则将使用 GsNOffReg 中的 ModGsNOff 值 Rev4.6 2023/11/13 42 / 83 Si522A 7.4.9 CWGsPReg 不调制时 P 驱动的电导系数设置。 表 7-73 访问权限 7 6 0 0 RFU RFU CWGsPReg 5 地址:28h 4 复位值:20h 3 2 1 0 r/w r/w r/w CWGsP r/w 表 7-74 r/w r/w CWGsP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6 - 保留为将来使用 5-0 CWGsP 在不调制时,定义输出的 P 驱动的电导值,可以用于调整输出功率,从而调整 电流和工作距离 注意:电导值是二进制加权的;软掉电模式下 CWGsP 的最高位必须为 1 7.4.10 ModGsPReg 有调制时 P 驱动的电导系数设置。 表 7-75 访问权限 7 6 0 0 RFU RFU ModGsPReg 5 地址:29h 复位值:20h 4 3 2 1 0 r/w r/w r/w ModGsP r/w 表 7-76 r/w r/w ModGsP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6 - 保留为将来使用 5-0 ModGsP 在有调制时,定义输出的 P 驱动的电导值,可以用于调整调制系数 注意:电导值是二进制加权的;软掉电模式下 CWGsP 的最高位必须为 1 注意如果 Force100ASK 为 1,ModGsP 的值无效 7.4.11/12 TModeReg,TPrescalerReg 定时器设置。 注意预分频器的值分开存储在两组 8bits 寄存器中。 表 7-77 7 TAuto 访问权限 r/w 6 TModeReg 5 复位值:00h 4 TGated r/w 地址:2Ah 3 TAutoRestart r/w r/w 2023/11/13 43 / 83 1 0 TPrescaler_Hi r/w 表 7-78 TModeReg 位描述 Rev4.6 2 r/w r/w r/w Si522A 位 符号 功能 7 TAuto 设 置 为 1 时 , 在 任 何 通 信 模 式 下 发 射 完 数 据 后 自 动 启 动 定 时 器 ; 或在 InitialRFOn 为 1 且 RF 场打开后自动启动定时器 如果 RxModeReg 中的 RxMultiple 为 0,在 ISO 14443B 106kbits/s 模式下定时 器在第 5 个比特后停止(1 个起始位,4 个数据位);其他通信模式下定时器 在第 4 个比特后停止; 如果 RxMultiple 为 1,定时器不会自动停止,需要通过置位 ControlReg 中的 TStopNow 位来终止定时器。 TAuto 设置为 0 时表示定时器不受通信协议约束 6-5 TGated 内部定时器工作在门控模式 注意在门控模式下,定时器工作时 TRunning=1;TGated 不影响门控信号 4 TAutoRestart 设置 描述 00 非门控模式 01 MFIN 作门控信号 10 AUX1 作门控信号 11 A3 作门控信号 设置为 1 时,定时器自动重新从 TReloadValue 向下计数; 设置为 0 时,定时器向下计数,当递减到 0 时,产生定时中断 TimerIRq = 1 3-0 TPrescaler_Hi TPrescaler 的高 4 位 如果 DemodReg 中的 TPrescalEven 位为 0,fTimer 按照下式计算: fTimer = 13.56MHz/(2*TPreScaler + 1) 其中 TPreScaler = [TPrescaler_Hi:TPrescaler_Lo],表示完整的 12bits TPrescaler 值;TPrescalEven 默认为 0,当 TPrescalEven 设置为 1 时: fTimer = 13.56MHz/(2*TPreScaler + 2) 表 7-79 7 6 TPrescalerReg 5 地址:2Bh 复位值:00h 4 3 2 1 0 r/w r/w r/w TPrescaler_Lo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80 r/w r/w TPrescaler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0 TPrescaler_Lo TPrescaler 的低 8 位 如果 DemodReg 中的 TPrescalEven 位为 0,fTimer 按照下式计算: fTimer = 13.56MHz/(2*TPreScaler + 1) 其中 TPreScaler = [TPrescaler_Hi:TPrescaler_Lo],表示完整的 12bits TPrescaler 值;TPrescalEven 默认为 0,当 TPrescalEven 设置为 1 时: fTimer = 13.56MHz/(2*TPreScaler + 2) Rev4.6 2023/11/13 44 / 83 Si522A 7.4.13/14 TReloadReg 16bits 定时器重装值。 注意重装值分开存储在两组 8bits 寄存器当中。 表 7-81 7 TReloadReg(高位) 6 5 地址:2Ch 4 3 复位值:00h 2 1 0 r/w r/w r/w TReloadVal_Hi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82 r/w r/w TReload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0 TReloadVal_Hi TReloadReg 的高 8 位 启动定时器时,定时器会载入 TReloadVal 值;TReloadVal 值改变后,在下一 次启动定时器时生效 表 7-83 7 TReloadReg(低位) 6 5 地址:2Dh 4 3 复位值:00h 2 1 0 r/w r/w r/w TReloadVal_Lo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84 r/w r/w TReload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0 TReloadVal_Lo TReloadReg 的低 8 位 启动定时器时,定时器会载入 TReloadVal 值;TReloadVal 值改变后,在下一 次启动定时器时生效 7.4.15/16 TCounterValReg 定时器的当前值。 注意计数值分开存储在两组 8bits 寄存器中。 表 7-85 TCounterValReg(高位) 7 6 5 地址:2Eh 复位值:xxh,xxxxxxxxb 4 3 2 1 0 r r r TCounterVal_Hi r 访问权限 r r 表 7-86 r TCounterVa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0 TCounterVal_Hi 定时器的当前值 TcntVal 的高 8 位 Rev4.6 2023/11/13 r 45 / 83 表 7-87 Si522A TCounterValReg(低位) 7 6 5 地址:2Fh 复位值:xxh,xxxxxxxxb 4 3 2 1 0 r r r TCounterVal_Lo r 访问权限 r r 表 7-88 r TCounterVal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0 TCounterVal_Lo 定时器的当前值 TcntVal 的低 8 位 Rev4.6 2023/11/13 r 46 / 83 Si522A 7.5 PAGE3:测试 7.5.1 PageReg 表 7-89 PageReg 7 6 UsePageSelect RegbankSelect r/w r/w 访问权限 地址:30h 复位值:00h 5 4 3 2 1 RegSelect r/w 表 7-90 r/w 0 PageSelect r/w r/w r/w r/w Page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UsePageSelect 设置为 1 时,PageSelect 的值被视为寄存器地址 A5 和 A4。寄存器地址的低位 则分别由地址引脚和内部地址锁存决定; 设置为 0 时,寄存器地址完全由内部地址锁存所决定。 6 RegbankSelect 设置为 1 时,可以读写 0Fh 寄存器组 5-2 RegSelect 0000:读写 A 组寄存器; 0001:读写 B 组寄存器; … 1111:读写 P 组寄存器 1-0 PageSelect PageSelect 的值只有在 UsePageSelect 为 1 时才有效,此时用于指定寄存器页 (即寄存器地址 A5 和 A4) 7.5.2 TestSel1Reg 通用测试信号配置。 表 7-91 7 6 RFU RFU - - 访问权限 TestSel1Reg 地址:31h 复位值:00h 5 4 RFU - 表 7-92 3 2 RFU - - r/w 位 符号 功能 7-3 RFU 保留为将来使用 2-0 TstBusBitSel 从测试总线选择 TestBus 位,以传播到 MFOUT 通用测试信号配置以及 PRBS 控制。 Rev4.6 2023/11/13 47 / 83 0 TstBusBitSel TestSel1Reg 位描述 7.5.3 TestSel2Reg 1 r/w r/w 表 7-93 TestSel2Reg 7 6 5 TstBusFlip PRBS9 PRBS15 r/w r/w r/w 访问权限 Si522A 表 7-94 地址:32h 复位值:00h 4 3 2 1 0 r/w r/w TestBusSel r/w r/w r/w TestSel2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TstBusFlip 设置为 1 时,测试总线按如下顺序映射到并行端口: D4,D3,D2,D6,D5,D0,D1 6 PRBS9 根据 ITU-TO150 来启动和使能 PRBS9 序列 注意所有与发射数据相关的寄存器都要按照 PRBS9 模式来配置;由 send 命令 来启动指定数据序列的发射 5 PRBS15 根据 ITU-TO150 来启动和使能 PRBS15 序列 注意所有与发射数据相关的寄存器都要按照 PRBS15 模式来配置;由 send 命 令来启动指定数据序列的发射 4-0 TestBusSel 选择测试总线 7.5.4 TestPinEnReg 使能 8bits 并行总线的管脚输出驱动。 表 7-95 7 TestPinEnReg 6 地址:33h 复位值:80h 5 4 RS232LineEn 2 1 0 r/w r/w r/w TestPinEn r/w 访问权限 3 r/w r/w 表 7-96 r/w r/w TestPinEn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RS232LineEn 设置为 0 时,禁用串行 UART 的 MX 和 DTRQ 线 6-0 TestPinEn 使能 8bits 并行接口的管脚输出驱动 例如:将第 0 位设置为 1 表示使能 D0,将第 5 位设置为 1 表示使能 D5; 注意仅在使用串行接口时有效,如果使用 SPI 接口,或者使用串行 UART 接 口且 RS232LineEn=1,则只能使用 D0-D4 7.5.5 TestPinValueReg 当 7bits 并行端口用作 I/O 口时,定义端口值。 表 7-97 7 6 TestPinValueReg 5 4 UseIO 访问权限 Rev4.6 r/w 2023/11/13 地址:34h 复位值:00h 3 2 1 0 r/w r/w r/w TestPinValue r/w r/w r/w 48 / 83 r/w Si522A 表 7-98 TestPinValue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UseIO 设置为 1 时,在使用串行接口的情况下,使能 7bits 并行端口的 I/O 功能,其 输入/输出行为由 TestPinEnReg 中的 TestPinEn 来定义,输出值由 TestPinVal 定 义 注意如果 SAMClkD1 设置为 1,则 D1 不能做 I/O 口使用 6-0 TestPinValue 定义 7bits 并行端口用作 I/O 时的值。每个输出位必须由 TestPinEnReg 中的 TestPinEn 来使能 注意如果 UseIO 为 1,读 TestPinValue 得到的是管脚 D6-D0 的实际值;如果 UseIO 清 0,则读回 TestPinValueReg 的值 7.5.6 TestBusReg 内部测试总线的状态。 表 7-99 7 TestBusReg 6 地址:35h 5 复位值:xxh,xxxxxxxxh 4 3 2 1 0 r r r r 1 0 r/w r/w TestBus r 访问权限 r r 表 7-100 r TestBus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0 TestBus 显示内部测试总线的状态,测试总线由 TestSel2Reg 选择 7.5.7 AutoTestReg 数字自测试相关设置。 表 7-101 访问权限 AutoTestReg 地址:36h 复位值:40h 7 6 5 4 0 AmpRcv - - RFT r/w RFU RFU 表 7-102 位 符号 7 - 6 AmpRcv 3 2 SelfTest r/w r/w AutoTestReg 位描述 功能 设置为 1 时,接收机内部信号处理过程是非线性的,由此可以增加 106kbits/s 通信模式下的工作距离 注意由于信号处理的非线性,RxThreshholdReg 中 MinLevel 和 CollLevel 的影 响也是非线性的 5 Rev4.6 RFU 2023/11/13 49 / 83 Si522A 4 RFU - 3-0 SelfTest 使能数字自测试。自测可以由 CommandReg 写 SelfTest 命令来开启,通过写 1001 使能;注意在默认工作模式下通过写 0000 禁止自测试 7.5.8 VersionReg 版本信息。 表 7-103 7 VersionReg 6 地址:37h 5 复位值:xxh,xxxxxxxxb 4 3 2 1 0 r r r r 1 0 Version r 访问权限 r r 表 7-104 位 符号 功能 7-0 Version 92h r VersionReg 位描述 7.5.9 AnalogTestReg AUX1 和 AUX2 管脚设置。 表 7-105 7 6 AnalogTestReg 5 地址:38h 复位值:00h 4 3 AnalogSelAux1 r/w 访问权限 r/w r/w 表 7-106 2 AnalogSelAux2 r/w r/w r/w r/w AnalogTest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4 AnalogSelAux1 控制 AUX 管脚 3-0 AnalogSelAux2 设置 描述 0000 三态 0001 TestDAC1(AUX1)的输出,TestDAC2(AUX2)的输出 0010 Testsignal Corr1 注意是电流输出,AUX 推荐使用 1kΩ 的下拉电阻 注意是电流输出,AUX 推荐使用 1kΩ 的下拉电阻 0011 Testsignal Corr2 注意是电流输出,AUX 推荐使用 1kΩ 的下拉电阻 0100 Testsignal MinLevel 注意是电流输出,AUX 推荐使用 1kΩ 的下拉电阻 0101 ADC I 通道 注意是电流输出,AUX 推荐使用 1kΩ 的下拉电阻 0110 Rev4.6 2023/11/13 ADC Q 通道 50 / 83 r/w Si522A 注意是电流输出,AUX 推荐使用 1kΩ 的下拉电阻 0111 ADC I,Q 通道结合 注意是电流输出,AUX 推荐使用 1kΩ 的下拉电阻 1000 产品测试 注意是电流输出,AUX 推荐使用 1kΩ 的下拉电阻 1001 保留 1010 高电平 1011 低电平 1100 TxActive 1101 106kbits/s 时: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CRC 时为高; 212/424kbits/s 时:前导码、同步字节、数据和 CRC 时为高 RxActive 106kbits/s 时:数据位、奇偶校验位、CRC 时为高;212/424kbits/s 1110 时:数据和 CRC 时为高 副载波检测 106kbits/s 时:不支持;212/424kbits/s 时:前导码最后部分、同步 1111 字节、数据、CRC 时为高 由 CommTest1Reg 中的 TstBusBitSel 位定义测试总线 7.5.10 TestDAC1Reg TestDAC1 的测试值。 访问权限 表 7-107 TestDAC1Reg 7 6 0 0 RFT RFU 地址:39h 复位值:xxh,00xxxxxxb 5 4 3 2 1 0 r/w r/w r/w TestDAC1 r/w r/w 表 7-108 r/w TestDAC1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 - 保留用于产品测试 6 - 保留为将来使用 5-0 TestDAC1 定义 TestDAC1 的测试值。通过将 AnalogTestReg 中的 AnalogSelAux1 设置为 0001,可使 DAC1 的输出转换到 AUX1 7.5.11 TestDAC2Reg TestDAC2 的测试值。 访问权限 Rev4.6 表 7-109 TestDAC2Reg 7 6 0 0 RFU RFU 2023/11/13 5 地址:3Ah 4 复位值:xxh,00xxxxxxb 3 2 1 0 r/w r/w r/w TestDAC2 r/w r/w 51 / 83 r/w 表 7-110 Si522A TestDAC2Reg 位描述 位 符号 功能 7-6 - 保留为将来使用 5-0 TestDAC2 定义 TestDAC2 的测试值。通过将 AnalogTestReg 中的 AnalogSelAux2 设置为 0001,可使 DAC2 的输出转换到 AUX2 7.5.12 TestADCReg ADC I 通道和 Q 通道的实际值。 表 7-111 TestADCReg 7 6 地址:3Bh 复位值:xxh,xxxxxxxxb 5 4 3 2 ADC_I r 访问权限 r r 表 7-112 r r TestADCReg 位描述 符号 功能 7-4 ADC_I ADC I 通道的实际值 3-0 ADC_Q ADC Q 通道的实际值 7.5.13 RFTReg 保留为将来使用。 7.5.14 RFU 保留为将来使用。 2023/11/13 0 r r ADC_Q 位 Rev4.6 1 52 / 83 r Si522A 8.数字接口 8.1 微控制器接口自动检测 Si522A 支持可直接相连的各种微控制器接口类型,如 SPI,I2C 和串行 UART。 在上电或硬复位后,Si522A 复位自身的接口并自动检测当前主机的接口类型。 因为每种接口有其固定的管脚连接,Si522A 可以通过检测这些管脚的逻辑电平 从而分辨出复位后的接口类型。下表列出了不同的连接配置: 表 8-1 引脚 不同接口类型的检测 接口类型 UART(输入) SPI(输出) I2C(输入/输出) SDA RX NSS SDA I2C 0 0 1 EA 0 1 EA D7 TX MISO SCL D6 MX MOSI ADR_0 D5 DTRQ SCK ADR_1 D4 - - ADR_2 D3 - - ADR_3 D2 - - ADR_4 D1 - - ADR_5 8.2 SPI Si522A 支持串行外围接口(兼容 SPI)来达到与主机的高速通信,数据速率 最高可达 10Mbits/s。当与主机通信时,Si522A 作为从机,从主机处接受寄存器 设置,与主机交互射频接口通信相关的数据。 兼容 SPI 的接口同样可以在 Si522A 和微控制器之间建立高速串行通信,接 口的处理与 SPI 标准相同。 SCK SCK MOSI MOSI MISO MISO NSS NSS 图 8.1 Rev4.6 2023/11/13 SPI 接口 53 / 83 Si522A Si522A 在 SPI 通信中作从机,SPI 的时钟信号 SCK 由主机产生,数据通过 MOSI 线从主机传输到从机,通过 MISO 线从从机传输到主机。两条线上传输数 据字节时都是高位在先,且数据在时钟上升沿时需要保持稳定,在下降沿时可以 改变。 8.2.1 SPI 读数据 用 SPI 读数据需要如下表的字节顺序,注意是先发送最高位。其中第一个字 节定义了模式和地址: 表 8-2 MOSI 和 MISO 字节顺序 线名 字节 0 字节 1 字节 2 … 字节 n 字节 n+1 MOSI 地址 0 地址 1 地址 2 … 地址 n 00 MISO X* 数据 0 数据 1 … 数据 n-1 数据 n 注:X=任意值;先传输 MSB。 8.2.2 SPI 写数据 用 SPI 向 Si522A 写数据需要如下表的字节顺序,其中第一个字节定义了模 式和地址: 表 8-3 MOSI 和 MISO 字节顺序 线名 字节 0 字节 1 字节 2 … 字节 n 字节 n+1 MOSI 地址 0 数据 0 数据 1 … 数据 n-1 数据 n MISO X* X* X* … X* X* 注:X=任意值;先传输 MSB。 8.2.3 SPI 地址字节 地址字节需要满足如下表的形式: 表 8-4 地址字节 0 寄存器;MOSI 7(MSB) 6:1 0(LSB) 1=读/0=写 地址 0 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定义了所使用的模式,如果是从 Si522A 读数据则最高 位为 1;如果是向 Si522A 写数据则最高位为 0。6-1 位给出地址,最低位设置为 0。 Rev4.6 2023/11/13 54 / 83 Si522A 8.3 UART 8.3.1 与主机的连接 RX RX TX TX DTRQ DTRQ MX MX 图 8.2 UART 接口 注意:DTRQ 和 MX 信号可以通过清除 TestPinEnReg 寄存器的 RS232LineEn 位来屏蔽。 8.3.2 可选的传输速率 Si522A 内部 UART 接口与 RS232 串行接口兼容,默认的传输速率是 9.6kBd, 由主机写 SeriaSpeedReg 寄存器可以改变传输速率,其中 BR_T0[2:0]和 BR_T1[4:0] 与速率设置有关,如下表所示: 表 8-5 BR_T0 和 BR_T1 设置 BR_Tn Bit0 Bit1 Bit2 Bit3 Bit4 Bit5 Bit6 Bit7 BR_T0 1 1 2 4 8 16 32 64 BR_T1 1-32 33-64 33-64 33-64 33-64 33-64 33-64 33-64 例:不同传输速率及其相关寄存器设置如下表。 表 8-6 传输速率(kBd) 可选的 UART 传输速率 SeriaSpeedReg 寄存器值 速率精确度(%)* 十进制表示 十六进制表示 7.2 250 FAh -0.25 9.6 235 EBh 0.32 14.4 218 DAh -0.25 19.2 203 CBh 0.32 38.4 171 ABh 0.32 57.6 154 9Ah -0.25 115.2 122 7Ah -0.25 128 116 74h -0.06 230.4 90 5Ah -0.25 460.8 58 3Ah -0.25 Rev4.6 2023/11/13 55 / 83 Si522A 921.6 28 1Ch 1.45 1228.8 21 15h 0.32 注*:上述传输速率实际误差均小于 1.5%。 表中可选传输速率是根据如下公式所计算: BR_T0[2:0]=0 时: transforspeed = 27.12 ×106 ( BR _ T 0 + 1) BR_T0[2:0]>0 时: transforspeed = 27.12 ×106 ( BR _ T 1 + 33) 2( BR _ T 0−1) 8.3.3 UART 帧格式 表 8-7 UART 帧 Bit 长度 值 起始位 1bit 0 数据位 8bits 数据 停止位 1bit 1 注意:对于数据和地址字节,要先传输最低位,发送数据时不加奇偶校验位。 如果要使用 UART 接口读数据,需使用如下表顺序。由发送的第一个字节定 义所用模式及地址。 表 8-8 读数据字节顺序 引脚 字节 0 字节 1 RX 地址 - TX - 数据 0 Rev4.6 2023/11/13 56 / 83 Si522A 图 8.3 UART 读数据时序图 如果要使用 UART 接口向 Si522A 写数据,则需要使用如下表的结构。由发 送的第一个字节定义所用模式及地址。 表 8-9 写数据字节顺序 引脚 字节 0 字节 1 RX 地址 0 数据 0 TX - 地址 0 Address Data RX TX MX DTRQ X*:保留值 图 8.4 UART 写数据时序图 注意:引脚 RX 传输地址字节后,可以直接传输数字字节。 地址字节需要满足如下形式: 由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设置所用的模式,如果要从 Si522A 读数据,则最高 位设为 1;要向 Si522A 写数据,则最高位设为 0。第六位保留为将来使用,5-0 位定义地址。 Rev4.6 2023/11/13 57 / 83 表 8-10 7(MSB) 6 1=读/0=写 保留 地址字节 0 寄存器;MOSI 5:1 Si522A 0(LSB) 地址 8.4 I2C I2C 总线是一种低功耗、低管脚占用的串行总线接口,其实现符合 I2C-bus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rev. 2.1, January 2000 规定。该接口只能工作在 Slave 模式, 因此此时 Si522A 不产生时钟,也不进行访问仲裁。 SDA SCL I²C EA ADR_[5:0] 图 8.5 I2C 总线接口 Si522A 可以作为标准模式、快速模式和高速模式下的从机接收端或者从机 发射端。 SDA 是接电流源或上拉电阻的正电源的双向数据线。在无数据传输时,SDA 与 SCL 线均为高电平。Si522A 有三态输出模拟用于实现线与功能。标准模式下 I2C 总线上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 100kBd;快速模式下高达 400kBd;高速模式下 高达 3.4Mbits/s。 如果选择 I2C 总线接口,SCL 和 SDA 线上的毛刺抑制符合 I2C 总线接口规 则。 8.4.1 数据有效性 SDA 线上的数据在时钟为高时需要保持稳定;仅当 SCL 上时钟信号为低时, 数据线上的状态才能改变。 Rev4.6 2023/11/13 58 / 83 Si522A 图 8.6 I2C 总线比特传输 8.4.2 起始和停止条件 为管理 I2C 总线上的数据传输,本节定义了 START(S)与 STOP(P)条件: (1) 起始条件 START:当 SCL 为高时,SDA 线上由高变低的跳变。 (2) 停止条件 STOP:当 SCL 为高时,SDA 线上由低变高的跳变。 起始和停止条件由 I2C 主机产生,产生起始条件后认为主机处于繁忙状态; 停止条件结束后主机回到空闲状态。 如果在起始条件后,产生重复起始条件(Sr)而非停止条件,则认为总线仍 处于繁忙状态。起始(S)和重复起始(Sr)条件的功能完全相同,因此都用符号 S 表示。 SDA SCL 图 8.7 起始和停止条件 8.4.3 字节格式 每个字节后需要跟一个应答位,传输字节时最高位在前,如下图;在一次数 据传输当中,传输的字节数无限制但是必须满足读写周期格式。 8.4.4 应答 每个数据字节结束后会再传输一个应答位(Acknowledge),与应答相关的时 钟脉冲由主机产生。在应答周期内,数据的发送方(主机或从机)将释放 SDA 线 (高电平),接收方拉低 SDA 线使其在应答时钟脉冲为高时,SDA 保持在低电 平。 Rev4.6 2023/11/13 59 / 83 Si522A 主机可以通过产生停止条件来终止传输;也可以通过产生重复起始条件来开 启一次新的传输。 主机接收端通过在最后一个字节不产生应答来告知从机发射端数据的结束; 从机发射端释放数据线,从而使主机可以产生停止条件或重复起始条件。 发射机 数据输出 接收机 数据输出 1 8 S 起始条件 图 8.8 I2C 总线应答位 3-8 S 或 Sr 图 8.9 I2C 总线数据传输示意图 8.4.5 7 位寻址 I2C 寻址过程中,起始条件后的第一个字节用来决定主机选择哪一个从机进 行通信。 I2C 总线规范中有多个地址保留,在配置设备时,设计者需确保不会与保留 地址产生冲突。 I2C 总线地址规范与 EA 管脚的定义有关。在释放 NRSTPD 管脚或上电复位 后,芯片立刻通过 EA 管脚来获得 I2C 总线的地址。如果 EA 为低电平,芯片总 线地址的高 4 位设置为 0101b,从机地址的剩余 3 位(ADR_0,ADR_1,ADR_2) 可以由用户自由配置以防与其他 I2C 总线设备发生冲突;如果 EA 为高电平, ADR_0-ADR_5 完全由外部管脚来决定,而 ADR_6 始终设置为 0。 两种模式下外部地址编码都在释放复位条件后立刻锁定,不考虑此后所 用管脚产生的变化。通过外部连线,I2C 总线地址端口还可以用做测试信号的输 Rev4.6 2023/11/13 60 / 83 Si522A 出。 图 8.10 起始条件后的第一个字节 8.4.6 寄存器写访问 要通过 I2C 总线,由主机写 Si522A 的特殊功能寄存器,需使用如下帧格式: ·由帧的第一个字节指定设备地址(遵循 I2C 总线规范); ·由帧的第二个字节指示寄存器地址;其后是 n 个数据字节。 在一个数据帧中,所有数据字节要写入同一寄存器地址,实现 FIFO 的快速 访问。读/写标志位( R / W )应清 0。 8.4.7 寄存器读访问 要读 Si522A 某个地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主机必须遵循如下步骤: ·首先按下图的帧格式写入指定寄存器的地址; ·由帧的第一个字节指定设备地址(遵循 I2C 总线规范); ·由帧的第二个字节指示寄存器地址,不加数据字节; ·读/写标志位为 0. 上述写访问后才开始读访问。主机发送 Si522A 的设备地址,作为响应 Si522A 将发回相应寄存器的内容。一帧中所有数据字节都从同一个寄存器地址读出,以 此实现 FIFO 的快速访问或者寄存器的查询。 Rev4.6 2023/11/13 61 / 83 Si522A 写周期 I²C总线 从机地址[A7:A0] S 0 (W) A 0 0 JOINER寄存器 地址[A5:A0] 数据 [7:0] A P 读周期 S I²C总线 从机地址[A7:A0] 0 (W) A 0 0 JOINER寄存器 地址[A5:A0] A P 如果先前访问的寄存器地址相同,可选 [0:n] S I²C总线 从机地址[A7:A0] 1 (R) A S 起始条件 P 停止条件 A 应答位 主机发送 数据 [7:0] A 数据 [7:0] A P A A取反 W 写周期 R 读周期 从机发送 图 8.11 寄存器读写访问 8.4.8 高速模式 高速模式(HS mode)下,设备可以以高达 3.4Mbits/s 的数据速率进行信息 的传输,同时为满足双向混合速率总线系统的要求,向下兼容快速和标准模式 (F/S mode)。 8.4.9 高速传输 为实现高达 3.4Mbits/s 的数据速率,对 I2C 总线工作做出如下改进: ·高速模式下设备的 SDA 和 SCL 输入具有毛刺抑制功能,加入了 Schmitt 触发器,使其与 F/S 模式相比有不同的时间常数; ·高速模式下设备的 SDA 和 SCL 输出缓冲区具有下降沿斜率控制功能, 使其与 F/S 模式相比有不同的下降时间。 Rev4.6 2023/11/13 62 / 83 A Si522A 8.4.10 高速模式下的串行数据传输格式 高速模式下串行数据的传输满足 I2C 总线标准模式的规范: (1) 起始条件(S) (2) 8-bits 主机代码(00001xxxb,xxx 为任意值) (3) 应答位取反( A ) 当高速模式开始时,主机发送重复起始条件与带读/写标志的 7-bit 从机地址, 然后从被选中的 Si522A 处接收到应答位(A)。 下一个重复起始条件后,数据仍以高速模式进行传输,只有在停止条件后才 切换回 F/S 模式。为降低主机的代码开销,主机可以通过重复起始条件来连接大 量的高速模式传输。 F/S模式 S HS模式 主机码 A Sr 从机地址 R/W A 数据 A/A P (n字节+A) Sr 图 8.12 从机地址 I2C 总线 HS 模式协议转换 8位主 机码 000 0 1xxx t1 A S tH SDA高 SCL高 1 2-5 6 7 8 9 F/S模式 R/W 7 位 SLA Sr + n + (8 位数 据 A A/A) Sr P SDA高 SCL高 1 2 to 5 6 7 8 9 1 2 -5 6 HS 模式 tH =电阻 上拉 图 8.13 2023/11/13 8 9 如果 为停止 条件, 则切 换F/S模式 tFS 如果 为重复 起始 条件, (虚线)则继 续HS模式 =主机 电流源 上拉 Rev4.6 7 I2C 总线 HS 模式协议帧 63 / 83 Si522A 8.4.11 F/S 模式与 HS 模式间的转换 复位和初始化后,Si522A 处于快速模式(因快速模式向下兼容标准模式,实 际上称作 F/S 模式)。连接总线的 Si522A 可以识别“S 00001xxxx A”序列并将内 部电路设置从快速模式转换到高速模式。 Si522A 将执行下述操作: (1) 将 SDA 和 SCL 输入滤波器按照毛刺抑制的要求设置为高速模式; (2) 调整 SDA 输出级的斜率控制。 如果将 Status2Reg 的 I2CForceHS 位设置为 1,在不与其他 I2C 总线设备通 信的情况下,系统配置可以长期保持在高速模式下,此后无需再发主机代码。这 部分内容未在总线规范中定义,必须在总线上没有连接其他设备时才能使用。此 外,由于毛刺抑制减弱,总线上必须避免出现毛刺。 8.4.12 F/S 模式下的 Si522A Si522A 完全向下兼容 F/S 模式的 I2C 总线系统。因配置中未收到主机代码, 设备会保持在 F/S 模式并以 F/S 模式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 Rev4.6 2023/11/13 64 / 83 Si522A 9.模拟接口与非接触式 UART 9.1 概述 集成的非接触式 UART 支持以高达 848kBd 的速率与外部主机进行通信,用 以满足协议的帧和差错校验的要求。为调制和解调通信接口 MFIN 管脚和 MFOUT 管脚上的数据,芯片需要连接其他外围电路。 非接触式 UART 可以与主机协同处理通信协议的要求,包括面向比特或字 节的帧,此外还支持基于各通信协议的错误检测,如奇偶校验和 CRC。 注意:天线的尺寸、调谐和电源电压对芯片可达到的工作距离有较大影响。 9.2 TX 驱动 TX1 和 TX2 管脚发送的信号是由包络调制后的 13.56MHz 载波信号。可以 使用一些无源器件进行匹配和滤波,从而直接驱动天线。TX1 和 TX2 上的信号 可以由 TxControlReg 配置。 调制系数可以通过调整驱动的阻抗来进行配置。P 驱动的阻抗可以由 CWGsPReg 和 ModGsPReg 配置;N 驱动的阻抗可以由 GsNReg 配置。调制系 数还与天线的设计与调谐有关。 信 息 传 输 期 间 的 数 据 速 率 和 帧 , 以 及 天 线 驱 动 设 置 由 TxModeReg 和 TxSelReg 寄存器控制,用以满足不同模式和速率下的通信要求。 表 9-1 控制 TX1 管脚信号的寄存器设置 Tx1RFEn Force InvTx1RF InvTx1RF 位 100ASK On 位 Off 位 X* X* Envelope TX1 GSPMos GSNMos 备注 CWGsN CWGsN RF Off Off 关闭 管脚 位 0 X* 1 0 0 1 0 1 1 X* X* X* X* X* 0 RF pMod nMod 100%AS 1 RF pCW nCW K:管脚 0 RF pMod nMod TX1 下拉 1 RF pCW nCW 到 逻 辑 0 0 pMod nMod 0,不受 1 RF_n pCW nCW InvTx1R FOff 位影响 X*:任意值 Rev4.6 2023/11/13 65 / 83 表 9-2 控制 TX2 管脚信号的寄存器设置 Tx1RF Force Tx2CW InvTx2R InvTx2R En 位 100ASK 位 FOn 位 FOff 位 X* X* X* Envelope Si522A TX2 GSPMo GSNMos 备注 管脚 s X* CWGsN CWGsN RF 关闭 Off Off 位 0 X* 1 0 0 0 1 1 X* X* X* 0 RF pMod nMod 1 RF pCW nCW 0 RF_n pMod nMod 1 RF_n pCW nCW - 0 X* X* RF pCW nCW 连续 1 X* X* RF_n pCW nCW 未调 制载 波电 导 1 0 0 1 1 X* X* 0 0 pMod nMod 100%A 1 RF pCW nCW SK : 管 0 0 pMod nMod 脚 TX2 1 RF_n pCW nCW 下拉到 0 X* X* RF pCW nCW 逻辑 0, 1 X* X* RF_n pCW nCW 不受 InvTx2 RFOn/I nvTx2R FOff 位影响 X*:任意值 表格中采用的缩写说明如下: (1) RF:13.56MHz 时钟,由 27.12MHz 石英晶振二分频产生; (2) RF_n:反相的 13.56MHz 时钟; (3) GSPMos:PMOS 阵列的电导配置; (4) GSNMos:NMOS 阵列的电导配置; (5) pCW:由 CWGsPReg 寄存器定义的,发射连续载波信号时 PMOS 电导 值; (6) pMod:由 ModGsPReg 寄存器定义的,调制时的 PMOS 电导值; (7) nCW:由 GsNReg 寄存器 CWGsN[3:0]位定义的,发射连续载波信号时 NMOS 电导值; (8) nMod:由 GsNReg 寄存器 ModGsN[3:0]位定义的,调制时的 NMOS 电 导值; Rev4.6 2023/11/13 66 / 83 Si522A (9) X:任意值。 注意:如果只打开一个天线驱动,CWGsPReg、ModGsPReg 和 GsNReg 寄存器的值仍将 同时用于两个驱动。 9.3 串行数据转换器 Si522A 中实现了两个主要模块,其中数字模块由状态机、编解码逻辑组成, 模拟模块则由调制器和天线驱动,接收电路和放大器组成。两个模块之间的接口 信号可以由 MFIN 和 MFOUT 管脚传输。此拓扑结构允许 Si522A 的模拟模块连 接到另一设备的数字模块。 串行数据的转换由 TxSelReg 和 RxSelReg 寄存器控制,图示 TX1 和 TX2 上 的串行数据转换。 DriverSel[1:0] 三态 00 01 10 1 11 MFIN 图 9.1 TX1/TX2驱动 0=调制 1=CW TX1 和 TX2 串行数据转换 9.4 CRC 协处理器 可配置的 CRC 协处理器参数如下: (1) CRC 预设值:可为 0000h,6363h,A671h 或 FFFF h,具体取决于 ModeReg 寄存器的 CRCPreset[1:0]设置; (2) 16 位 CRC 多项式:x16+x12+x5+1; (3) CRC 的计算结果由 CRCResultReg 寄存器指示,此寄存器分为两组 8 位寄存器,分别存储结果的高低字节; (4) ModeReg 寄存器的 MSBfirst 位指示数据将首先从 MSB 开始载入。 表 9-3 CRC 协处理器参数 参数 说明 CRC 寄存器长度 16 位 CRC 算法 ISO/IEC 14443A 和 ITU-T 所规定的算法 CRC 预设值 ModeReg 寄存器的 CRCPreset[1:0]决定: 0000h,6363h,A671h 或 FFFF h Rev4.6 2023/11/13 67 / 83 Si522A 10.FIFO Si522A 使用 8×64bits FIFO 缓冲器,为主机和 Si522A 内部状态机之间的输 入输出数据流提供缓冲,使得在处理小于 64 字节的数据流时无需考虑主从机通 信的时间约束。 10.1 FIFO 存取 FIFO 输入输出总线与 FIFODataReg 相连,每写一次该寄存器,会向 FIFO 中 存储 1 字节并将 FIFO 写指针加一;每读一次该寄存器,会取出 FIFO 读指针对 应位置的内容并将读指针减一。写指针与读指针的距离可以通过读 FIFOLevelReg 得到。 当微控制器启动一个命令时,Si522A 可以在命令执行期间根据命令要求存 取 FIFO,只有一组缓冲器可以实现主从机间的输入输出,此时微控制器不能以 其他方式访问 FIFO。 10.2 FIFO 控制 将 FIFOLevelReg 的 FlushBuffer 位置 1 可以重置 FIFO 的指针,与此同时 FIFOLevel[6:0]会置 0、ErrorReg 中的 BufferOvfl 位会被清除,此前存储在 FIFO 中字节不能再访问,但是可以存入其他 64 字节。 Rev4.6 2023/11/13 68 / 83 Si522A 10.3 FIFO 状态信息 主机可以获得如下 FIFO 状态信息: 1) 存储在 FIFO 中的字节数:由 FIFOLevelReg 中的 FIFOLevel[6:0]可得 2) FIFO 上溢警告:由 Status1Reg 的 HiAlert 位可得; 3) FIFO 下溢警告:由 Status1Reg 的 LoAlert 位可得; 4) FIFO 溢出(已满但仍有字节写入)警告:由 ErrorReg 的 BufferOvfl 位可 得。BufferOvfl 只能由设置 FIFOLevelReg 的 FlushBuffer 位来清 0。 Si522A 在如下情况可以产生中断信号: a) ComIEnReg 的 LoAlertIEn=1 时,当 Status1Reg 的 LoAlert 位变为 1 时激活 管脚 IRQ; b) ComIEnReg 的 HiAlertIEn=1 时,当 Status1Reg 的 HiAlert 位变为 1 时激活 管脚 IRQ。 如果 FIFO 中剩余的空间小于 WaterLevel,HiAlert 将置 1: HiAlert = (64-FIFOLength)≤WaterLevel 如果 FIFO 中存储的字节少于 WaterLevel,LoAlert 将置 1: LoAlert = FIFOLength≤WaterLevel Rev4.6 2023/11/13 69 / 83 Si522A 11 中断请求系统 Si522A 通过 Status1Reg 寄存器的 IRq 位(或者激活的 IRQ 管脚)来指示某 些事件的发生,IRQ 管脚上信号可以对主机产生中断,为高效主机软件的实现提 供中断处理能力。 11.1 中断源概览 下表列出了可用的中断位,对应的中断源及其激活条件。如 ComIRqReg 寄 存器的 TimerIRq 中断位指示定时器单元产生的中断,当定时器从 1 减至 0 时置 1。 ComIRqReg 寄存器的 TxIRq 表示发射已经完成,如果芯片状态由发数变为 传输帧结束模式,发射机将自动置位此中断位。CRC 处理器在处理完 FIFO 中的 所有数据后(标志:CRCReady=1),将 DivIRqReg 寄存器的 CRCIRq 置 1。 ComIRqReg 寄存器的 RxIRq 则表示检测到接收数据结束时的中断。ComIRqReg 寄存器的 IdleIRq 在当前命令完成且 CommandReg 中 Command[3:0]变为空闲值 时置 1。 ComIRqReg 的 HiAlertIRq 在 Status1Reg 寄存器的 HiAlert 为 1 时置 1,即 FIFO 存储的内容已经达到 WaterLevel[5:0]规定值;ComIRqReg 的 LoAlertIRq 在 Status1Reg 寄存器的 LoAlert 为 1 时置 1,即 FIFO 存储的内容已经达到 WaterLevel[5:0]规定值。 ComIRqReg 寄存器的 ErrIRq 表示 UART 在发送接收期间检测到错误,当 ErrorReg 中任意位为 1 时置 1。 表 126 中断源 中断标志 中断源 触发条件 TimerIRq 定时单元 定时器从 1 变为 0 TxIRq 发射机 从发射数据状态转变为发射 EOF 时,发射机自动置位 TxIRq CRCIRq CRC 协处理器 CRC 协处理器处理完 FIFO 中的数据后(由 CRCReady=1 表示处理完 毕)置位 CRCIRq RxIRq 接收机 检测到接收帧的 EOF 后产生 IdleIRq ComIRqReg 命令执行完毕,且 CommandReg 中 Command[3:0]变为空闲时产生 HiAlertIRq FIFO FIFO 达 WaterLevel[5:0],且 HiAlert 置位时产生 LoAlertIRq FIFO FIFO 达 WaterLevel[5:0],且 LoAlert 置位时产生 ErrIRq 非接触式 UART 在非接触式 UART 发射或接收过程中检测到错误时产生 CardIRq ACD 检测到卡 RFExIRq ACD 检测到其他 13.56 Mhz RF 源 RFlowIRq ACD 自身所发 RF 过低 OscMonIRq OSC 监测 OSC 连续 4 次起振失败 Rev4.6 2023/11/13 70 / 83 Si522A WdtIRq Rev4.6 看门狗 2023/11/13 看门狗计时达到所设时间 71 / 83 Si522A 12. 定时器 Si522A 中实现了定时单元,外部主机控制器可以通过定时器来管理与计时 相关的任务。定时器可以用作如下配置:  超时计数器  看门狗计数器  秒表  可编程单触发器  周期触发器 定时单元可用于测量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者定时产生特殊事件。定 时器可以由下述事件触发,但不会影响任何内部事件(例如:数据接收过程中发 生超时不会自动对接收产生影响)。此外,设置定时器相关的寄存器可以用于产 生中断。 定时器的输入时钟频率为 13.56MHz(由 27.12MHz 晶振产生),由两部分 组成:预分频器和计数器。预分频器是一个 12bits 计数器,其重装值 TPrescaler 可定义在 0-4095 范围内;16bits 计数器的重装值 TReload 则可定义在 0-65535 范 围内。定时器的当前值可由 TCounterValReg 得到。 当计数器减到 0 时,会自动产生定时中断,其标志是 CommIRqReg 中的 TimerIRq 位,如果使能定时中断请求,中断事件会传播到 IRQ 管脚。TimerIRq 可以由主机置位或清除。定时器会根据配置,在计数到 0 时终止或是重新载入 TReload 的值。 定时器的状态由 Status1Reg 中的 TRunning 位指示。 定时器可以通过 ControlReg 中的 TStartNow 手动开启,也可以由 TStopNow 手动关闭;此外定时器可由 TModeReg 中的 TAuto 自动激活,以此自动满足通信 协议的要求。 定时器每阶段的时延是重装值+1,如果 TPrescaleEven 为 0,总时间定义为: (TPrescaler*2+1)*(TRload+1)/13.56MHz 如果 TPrescaleEven 为 1,总时间定义为: (TPrescaler*2+2)*(TRload+1)/13.56MHz. 最长时间时的配置:TPrescaler = 4095,TReloadVal = 65535;最长时间: (2*4095+2)*65536/13.56MHz = 39.59s 例:产生 25us 的定时需要计数 339 个时钟周期,也就是说 TPrescaler 要设 置为 169,此时定时器信号可作为 25us 的时钟信号,定时器可以计数至多 65535 个 25us 的时隙。 Rev4.6 2023/11/13 72 / 83 Si522A 13. 低功耗模式 13.1 硬掉电 当管脚 NRSTPD 为低电平时,启动硬掉电模式,此模式下将关闭包括振荡 器在内的所有内部电流驱动,所有数字输入缓冲器的值与输入引脚分离并固定 (除了 NRSTPD 管脚),输出引脚冻结在高电平或者低电平。 13.2 软掉电 CommandReg 的 PowerDown 位置 1 后,即启动软掉电模式,此模式下所有 的内部电流驱动关闭,但数字输入缓冲器并不会和输入引脚分隔,仍保留其功能; 输出引脚的状态不变。 软掉电模式下,所有寄存器,FIFO,配置都将保持在当前值。 PowerDown 位设为 0 后并不会马上被清除,从软掉电模式退出还需要 1024 个时钟周期的时间,退出软掉电模式后 Si522A 会自动将此位清 0。 注意:如果使用内部振荡器,必须考虑到其由 AVDD 管脚提供,使振荡器达 到稳定,时钟可被内部逻辑检测到需要一定的时间(tOSC)。建议用串行 UART 先发送值 55h 到 Si522A,因为在访问寄存器前振荡器必须达到稳定,读地址 0 直到 Si522A 以地址 0 的寄存器内容响应读命令,此时 Si522A 振荡器已经稳定。 13.3 发射机掉电 发射机掉电模式下,内部天线驱动关闭,从而射频场关闭。通过将 TxControlReg 的 Tx1RFEn 或 Tx2RFEn 置 0 来进入发射机掉电模式。 Rev4.6 2023/11/13 73 / 83 Si522A 14. 振荡器电路 SI522 OSCOUT OSCIN 27.12MHz 图 14.1 晶振连接 Si522A 的时钟为系统的同步编码解码器提供时间基准。时间频率的稳定是 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获得最优性能,必须尽可能减少时钟抖动,最好使 用内部振荡器缓冲电路来实现。 如果使用外部时钟源,时钟信号必须连在 OSCIN 管脚上,此时必须关注时 钟占空比及时钟抖动情况,以保证时钟信号的质量。 Rev4.6 2023/11/13 74 / 83 Si522A 15 复位及振荡器启动时间 15.1 复位时间要求 复位信号在进入数字电路之前,要先经过迟滞电路和毛刺滤波器。毛刺滤波 器能滤掉短于 10ns 的信号,为执行复位,复位信号的低电平至少要保持 100ns。 15.2 振荡器启动时间 如果 Si522A 处于软掉电模式,或者由 VDD 供电,则其启动时间取决于所 用的振荡器,如图所示。 设备激活 振荡器 时钟稳定 时钟稳定 tstartup td tosc 图 15.1 振荡器启动时间 tstartup 是晶振的启动时间,td 是 Si522A 的内部延迟时间,即在 Si522A 可以 被寻址之前时钟信号达到稳定的时间。 延迟时间可以按下式计算: td= 1024 = 37.74 µs 27 µs tOSC 是 td 和 tstartup 之和。 Rev4.6 2023/11/13 75 / 83 Si522A 16. 命令集 Si522A 的工作由能执行一组命令集的状态机决定。由向 CommandReg 写命 令码来启动命令的执行,执行过程中所必需的参数和数据通过 FIFO 进行交互。 16.1 概述 ·每个需要数据流作为输入的命令会立刻处理 FIFO 中的数据,仅 Transceive 命令例外,在使用该命令时要由 BitFramingReg 中的 StartSend 位开启数据传输; ·每个命令都需要一些对应的参数,只有从 FIFO 得到了正确参数后才开始执 行; ·命令开始执行时不会清空 FIFO,也就是说可以先向 FIFO 中写入命令参数 和数据字节,再启动命令的执行; ·可以通过主机向 CommandReg 写一个新的命令码,来中断当前命令的执行。 16.2 命令概览 表 16-1 命令 命 令 命令概览 功能 码 Idle 0000 不动作,取消当前命令的执行 Generate 0010 产生 10 字节随机 ID CalcCRC 0011 激活 CRC 协处理器或自测试 Transmit 0100 发射 FIFO 中的数据 MStart 0101 触发 3K RC 自动校正 ADC_EXCUT 0110 自动获取 Poll 参考值 0111 命令不变化,在不影响当前命令的执行的情况下修改 CommandReg 的其他位,如 RandomID E NoCmd Change PowerDown Receive 1000 激活接收电路 Transceive 1100 通过天线发射 FIFO 中的数据并在发射完后自动激活接收机 SoftReset 1111 复位 Si522A Rev4.6 2023/11/13 76 / 83 Si522A 16.3 命令说明 16.3.1 Idle 使 Si522A 处于空闲模式。也可用于终止正在执行的命令,包括 Idle 自身。 16.3.2 Generate RandomID 使用该指令产生一个存储在内部缓冲区的 10 字节随机数,向 25 字节内部缓 冲区重写 10 字节。该命令完成后自动终止,并激活空闲命令。 16.3.3 CalcCRC 使用该命令会将 FIFO 内容传输到 CRC 协处理器并开始计算 CRC。CRC 计 算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字节数,即使数据流中 FIFO 空了也不会停止,下一个写入 FIFO 的数据仍继续进行 CRC 的计算。 CRC 预设值由 ModeReg 中的 CRCPreset[1:0]设置,命令开始执行时载入到 CRC 协处理器中。 该命令需要通过向 CommandReg 写其他命令来终止,如 Idle。 如果 AutoTestReg 中的 SelfTest[3:0]设置正确,Si522A 进入自测模式,此时 启动 CalcCRC 命令使芯片初始化数字自测试功能,自测结果会写入 FIFO 当中。 16.3.4 Transmit 启动该命令时立即开始发射 FIFO 中的内容。发射 FIFO 内容之前,应将相 关寄存器全按数据的发射模式正确配置。 该命令在 FIFO 为空后自动终止,也可以通过向 CommandReg 写其他命令来 终止。 16.3.5 MStart 自动开始校正 3K RC。Max 置 0 时,只进行粗校正;置 1 时,先进行粗 校正后进行精校正。 Rev4.6 2023/11/13 77 / 83 Si522A 16.3.6 ADC_EXCUTE 自动启动 ADC 进行 RF 测量。 16.3.7 NoCmdChange 该 命 令 不 影 响 当 前 正 在 执 行 的 命 令 , 用 于 改 变 CommandReg 中 除 Command[3:0]之外的其他位,例如 RcvOff 或者 PowerDown。 16.3.8 Receive 该命令激活 Si522A 的接收机,等待接收数据流。在执行该命令之前需要正 确设置相关的寄存器。 该命令在数据流结束后自动终止,数据流结束的标志是:接收到帧结束 EOF 或者根据所选帧格式与速率的长度字节而定。 注意如果 RxModeReg 的 RxMultiple 位设置为 1,Receive 命令不会自动终 止,需要通过向 CommandReg 写其他命令来终止。 16.3.9 Transceive 使用该命令重复执行:发射 FIFO 中的数据,然后再从 RF 场中接收数据流。 每次数据的发射都需要由 BitFramingReg 中的 StartSend 位置 1 来启动。该 命令需要通过向 CommandReg 写其他命令来终止。 注意如果 RxModeReg 的 RxMultiple 位设置为 1,Transceive 命令不再离开 接收状态,因为接收状态此时不会自动取消。 16.3.10 SoftReset 该命令用于复位芯片。内部缓存器的配置数据保留不变,所有寄存器设为其 复位值。该命令完成后自动终止。 注意 SerialSpeedReg 被复位因此串行数据速率设置为 9.6kBd。 Rev4.6 2023/11/13 78 / 83 Si522A 17. 典型应用原理图 Si522A 的典型电路连接图如下,可将互补天线接到 Si522A 上。 VDD 2 3 9 12 15 PVDD DVDD SVDD TVDD AVDD 6 NRSTPD MCU C1 17 RX R2 VMID 16 Si522A 7 8 19 20 SIGIN SIGOUT AUX1 AUX2 DVSS PVSS AVSS TVSS 10,14 GND TX2 13 C3 C5 C4 L2 21 OSCOUT 22 R1 GND L1 TX1 11 OSCIN C2 C7 C6 C9 Y1 27.12MHz C10 GND GND 图 17.1 Rev4.6 2023/11/13 Si522A 典型应用电路图 79 / 83 C8 天线 Si522A 18.极限参数 Si522A 极限参数与推荐工作环境如下表: 表 18-1 极限参数 参数 符号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电源电压 VDD 2.3 4 V 工作温度 Tamb -40 +110 ℃ 表 18-2 推荐工作环境 参数 标志 条件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模拟供电电压 AVDD AVDD=VDD(PVDD)=VDD(TVDD); 2.3 3.3 3.6 V TVDD 供电电压 VDD(TVDD) 2.3 3.3 3.6 V PVDD 供电电压 VDD(PVDD) 2.3 3.3 3.6 V SVDD 供电电压 VDD(SVDD) VSSA=VSSD=VSS(PVSS)=VSS(TVSS)=0V 2.3 3.3 3.6 V 环境温度 Tamb QFN32 -40 - +110 ℃ Rev4.6 2023/11/13 VSSA=VSSD=VSS(PVSS)=VSS(TVSS)=0V 80 / 83 Si522A 19. 封装信息 封装规格如下: 图 19.1 Si522A 封装示意图 参数规格如下表(单位:mm): 表 19-1 通用规格 符号 最小值 标准值 最大值 A 0.70 0.75 0.80 A1 0 0.02 0.05 A3 0.20REF b 0.23 0.25 0.28 D 4.90 5.00 5.10 E 4.90 5.00 5.10 D2 3.35 3.50 3.65 E2 3.35 3.50 3.65 e 0.48 0.50 0.53 K 0.20 - - L 0.35 0.40 0.45 R 0.09 - - c1 - 0.08 - c2 - 0.08 - Rev4.6 2023/11/13 81 / 83 Si522A 20. 版本信息 版本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Rev1.0 2019/09/19 初稿。 Rev1.1 2021/11/29 修改 ACD 描述。 Rev3.2 2021/12/03 修改联系方式。 Rev3.3 2022/02/16 修改 CommIEnReg/DivIEnReg/CommIRqReg/DivIRqReg 描述。 Rev3.4 2022/05/23 修改 ControlReg 复位值,由 0x00 更正为 0x10。 Rev3.5 2022/10/24 修改订单信息。 Rev3.6 2022/11/01 修改 PDF 格式无法显示引脚问题。 Rev3.7 2022/12/08 修改 0F_B 寄存器的 ACDEdge 位描述。 Rev3.8 2022/12/29 修改 RELevelReg 寄存器描述。 Rev3.9 2023/01/13 修改寄存器名称。 Rev4.0 2023/02/02 修改部分 RFU 寄存器描述。 Rev4.1 2023/02/06 更新温度参数。 Rev4.2 2023/02/21 更新 RCCfg1 寄存器的 mdelay 位描述。 Rev4.3 2023/02/23 修改部分寄存器描述。 Rev4.4 2023/03/21 更正 29h 寄存器错误地址。 Rev4.5 2023/04/26 更正 RegbankSelect 错误描述 Rev4.6 2023/11/13 部分格式优化 Rev4.6 2023/11/13 82 / 83 Si522A 21. 订单信息 封装标志 Si522A ABBCDEE Si522A:芯片代码 A: 封装日期年代码,5 代表 2020 年 BB:加工发出周记,例如 42 代表是 A 年的第 42 周发出加工 C:封装工厂代码,为 A、HT、NJ 或 WA,也简写为 A、H、N 或 W D:测试工厂代码,为 A、Z、或 H EE:生产批次代码 表 21-1 订单信息表 订单代码 封装 包装 最小单位 Si522A -Sample 5×5mm 32-pin QFN Box/Tube 5 Si522A 5×5mm 32-pin QFN Tape and reel 4K Rev4.6 2023/11/13 83 / 83
SI522A 价格&库存

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与“SI522A”相匹配的价格&库存,您可以联系我们找货

免费人工找货
SI522A
    •  国内价格
    • 1+5.54040
    • 10+4.56840
    • 30+4.08240
    • 100+3.59640
    • 500+3.17520
    • 1000+3.02400

    库存:7056